《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第十集)音乐时光及互动交流 成德法师、王川老师主讲
成德法师移动硬盘全套目录【点此查看】
成德法师音频机合集目录【点此查看】
《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点此选集】
《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音乐时光及互动交流 成德法师、王川老师主讲(第十集)2022/6/7 马来西亚
赵老师:尊敬的成德老师,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学长,大家晚上吉祥!
又到了我们音乐时光的时间段,相信这两天我们有接触到我们中国的古琴音乐,有听了王川老师贤伉俪他们精彩的演奏,相信也是对我们大家身心都有一个和谐的作用。今天王老师继续会带给我们一个精彩的演奏,也请大家用心来品味和欣赏,接下来我们就掌声恭请王老师带我们进入音乐时光。
王川老师:谢谢赵老师。尊敬的成德老师,尊敬的诸位校长、老师、贵宾,大家晚上好!接下来先请诸位校长、老师欣赏一首古琴独奏「良宵引」。下面请音控学长帮忙播放,谢谢。(播放古琴曲。)
诸位校长、老师,我们听了成德老师、韦副校长还有三位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天的课,晚上又有机会继续聆听成德老师的教诲,还有各位同道的宝贵经验,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夜晚如此的美好?这首琴曲「良宵引」就是在表现一个安静美好的夜晚。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是追求清净、安静、微妙的,所以它的意思很深远,这首琴曲用舒缓的节奏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都是用礼乐来实行教化的,礼和乐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的手段。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上课前行礼也是礼;乐教也非常的重要,我相信各位校长老师上午都会记忆犹新,我们韦副校长说到锺灵独中的同学们唱起校歌都会禁不住流泪,这就是乐对人心的力量。好的音乐能唤醒我们的善念,五音能够滋养我们的五脏;相反,不好的音乐也会破坏我们纯净纯善的心灵,影响我们身心的健康,所以自古至今这些有智慧的圣贤,他们对音乐都会非常的谨慎。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也能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古代的周朝,那个时候礼乐教化十分的盛行,当时有一句话叫家弦户诵,家家几乎都会弹琴、唱弦歌,来体会思惟圣贤的教诲。接下来王川请太太和同学们一起配合一下,我们演唱一首弦歌「阳关三叠」,请大家欣赏,谢谢。(演唱歌曲。)
赵老师:谢谢王老师贤伉俪,还有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不知道在座各位听完这个曲子以后,嘴巴里面有没有感觉有很多金津玉液?因为声音是可以调节我们五脏的,晓龙是有一点点。所以真的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对于社会风气、对于人心的善良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我们每个校园都能够响起古琴优美的旋律,相信对我们的和谐校园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就恭请成德老师继续为我们主持今晚的分享交流,大家掌声欢迎。
成德法师:谢谢赵老师,谢谢王老师,还有他的夫人,还有同学们给我们献唱这么宝贵的歌曲。之前王川老师有提到人性是喜欢静的,而我们圣教学习的目的就是恢复明德、恢复本性。孟子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整个学习都是为了把迷失的真心找回来,把它恢复。「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真心是清净无染的。
今天樊老师也有提到《大学》里面给我们的教诲,定、静、安、虑、得,这个定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能安静下来才能安,安了心才能思虑正确,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静下心来能够很好的来正思惟、来考虑的时候,就能得到能够让自己提升,又能让别人,比方说这件事发生在家庭当中,或者是发生在学校里面,我们想出来的方法就能让每一个家人或者每一个同仁、学生,在这一件事当中得到成长。所以大学之道在哪里?在每天发生的事情里面,我们怎么用真心去处理它。但是假如我们在事情当中心静不下来,甚至于情绪上来了控制不住,那自己跟他人,相关的人可能就在这件事当中堕落下来,大家互相指责、互相对立。同一件事,我们是用明明德,还是用贪瞋痴、用习气,那就有天壤之别了。
我们看儒家的学问,内圣外王,可是外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能产生这么大的效应。就像昨天我们韦副校长有提到,他接触到我们锺灵独中的孩子,这些孩子唱着自己的校歌都会流泪。我们想一想,在办学当中启发了多少孩子的善根?所以「大学之道」都没有离开我们当下的家庭生活,也没有离开我们的教学生活。儒家有一句话说得好,「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其实这个道也不玄,这个道就是用我们的真心,所有的经典都是指导我们恢复真心。
成德听师长老人家教诲,他让我们很容易去感受什么是真心,真诚是真心,清净、平等、觉悟是真心,慈悲是真心。真诚就不应付,就不虚伪了,假如我们生起一个「给他应付应付」,那我们就不是用真心。我们清净心去做事情,这真心,假如我们做事当中夹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我们团队的人感觉到了,可能就不认同了。假如我们一心为公,大家向心力就很强。所以作之君当中有一点很重要,大公无私。也是老祖宗在《礼记.礼运大同篇》里面教导我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我们念到这里,诸位同道不能想那是治国家,跟我们有没有关?很有关系,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一个学校也是大道之行也,所有的同仁都是为公,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在努力,培养社会好的下一代,天下为公,接着选贤举能。所以作之君里面,我们刚刚提到的大公无私,还有一点,知人善任,用对干部、用对老师。用对干部,这个部门就安定;用对老师,这个班级学生就得大利益。
知人是有学问的,我们今天廖老师在介绍古圣先贤怎么建设经营他的团队,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唐太宗。唐太宗是武将,他十几岁就开始打仗,没有太多时间读书。他这个领导者有一点非常可贵,他有自知之明,我读的书太少了,都在打仗,打了十几年,天下安定下来。他知道治理天下要用老祖宗的智慧,所以他请了魏征、虞世南等大臣,尤其以魏征为代表,编了一套《群书治要》。他有自知之明,这是一个领导者很重要的特质。然后他懂得爱民,他自己每天要看很多书,他的动力在哪?希望老百姓得真实的利益。
这一套《群书治要》是从两万多本书当中挑出来的,这不好挑。这一套书五十万字,对于我们来讲分量很大,师长老人家很体恤我们,就请他的学生挑出三百六十句来,我们一天看一句,甚至于可以查,我今天遇到这个事跟知人善任有关,我翻一下「为政」,里面有知人。用对一个人,你就省很多烦恼;用错一个人,那烦恼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中庸》里面讲:「其人存,则其政举」,好的人上任,政事就办得很好;「其人亡,则其政息」,这个人去世了或者这个人离开,这个部门或者这个国家的兴盛可能就要开始衰退了。「为政在人」,为政一定要用对人;「取人以身」,用人看什么?看他修身的功夫。
不识其父视其子,你不认识他的父亲,你可以观察他的孩子,孩子是他父亲教的,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不识其君,你不知道君王或者领导者怎么样,视其臣,你看他用的人,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喜欢听好话的他旁边一定围一些巴结谄媚的人,观察人不难;不识其土视其草木,你不知道这一片土地土质怎么样,你观察它长出来的植物茂不茂盛就知道了。
一说到《论语》,现在哪一个国家的注解最多?日本。日本人很珍惜,尤其他们唐化运动,在唐朝的时候一批一批留学生到中国来了。日本企业里面要重用一个重要的干部,他一定做家庭访问,观察观察他对待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妻儿怎么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这违背常理、违背道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所以用人不能「我看他很顺眼,他对我不错」,就很冲动的用,得要冷静,静下心来。
刚刚我们提到了,我们老祖宗是内圣外王的学问。修齐治平基础在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心地的功夫。格物,格除物欲、格除欲望。一个人假如喜欢听好听的话,那就麻烦了,因为忠言逆耳,他喜欢听好听的,忠言一来,他不高兴了,忠臣可能就被他疏远了。
成德也曾经在学校里面任教,观察到校长假如不能听忠言,很多一心为学校的人都被他视为眼中钉,我当时在其中,我也觉得很可惜,假如他能够接受,我相信这个同仁会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也曾经在学校里面遇到,校长没有接受意见,当时就有一些同事站在校长那边,结果学校就分成两边。然后两边的人都在看我,到底这个蔡某某站哪边,我两边都不站。我们随缘妙用,我们两边都不站,但是两边我们有机会的时候提醒提醒。但是要提醒别人首先自己要做好,不然人家也不接受我们的提醒。我们先把本职工作都尽力去做,等有机缘的时候,刚好同事们聚会了,赶紧买一包健康的胚芽饼请他们吃。请客送礼,人家一吃饼干觉得他应该不是跟我站不同边的。其实都不应该在那里站边。
老法师说他最佩服孔老夫子的一句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所讲的都是依循圣人的教诲。其实大家不要一听到依循圣人就不是很欢喜,「我想要自己独树一格」。其实圣人他也是从他的自性里面流出来的教诲,我们依循这些教诲,慢慢我们也恢复了,「讲得真对!」他不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他是引领我们之后让我们自己恢复了自性。恢复之后可好了,你看六祖惠能大师恢复了,人家念什么经给他,他一听,他就可以讲给他听,本有的智慧恢复了。我们信而好古,对祖先不怀疑,我们在面对眼前的事情、境界的时候,我们不能随着自己的情绪、随着自己的好恶,应该随着经典的教诲,因为经典的教诲就是我本有的自性。
「礼运大同篇」说「天下为公」,所以这件事怎样才是真正为学生好、为团体好,我应该依循这个教理,而不是我跟谁关系好就跟他站一边。而且互相站边是团体的大忌,我们冷静看看,一个朝代怎么亡的,我们冷静观察观察,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廖老师讲的,团体里面没有信任,这个国家可能瞬间就瓦解掉了。大家想一想武王伐纣,纣王的军队也很多,可是真正要武王来的时候,我看很多士兵调头了,调头跟着武王了,因为已经不信任纣王。
我们看历史当中,只要发生党争,这个国家就大伤元气。你看唐朝牛李党争,所有的都是读书人,考上功名的,最后在境界当中没有依照经典,个人的好恶在那里对立起来。包含好多朝代宦官当政,所以一个领导者也要很小心身边的人。跟你愈近的人,是要代表你去爱护大家的,不是跟在你身边争宠,最后在你面前是一套,面对同仁又是另一套,那就麻烦了。我们假如不从历史里面得到教训,可能那个历史里面发生的问题也会在我们的团体里面出现。古人留了一句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说这个皇帝怎么搞成这个样子,没有引以为借鉴的话,「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可能我们后面的人也说,「这个领导者怎么搞成这样?」能引以为戒,我们就有很大的受用。
今天我相信大家听了一天的课应该很有触动,你看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些音乐,大家一起和着这个曲子,我看就不会有忧郁症,抒发情感。我自己真的现在想起来很惭愧,自己智慧不足,我在二十年前带班,就有发现女学生(六年级)拿着美工刀在自己的手臂划了好几横,我当时一看就很紧张,然后就说妳不可以这样,不可以伤害身体。假如是现在的我,我就不会只有这样了,一个孩子能做这样的行为,她的内心已经很苦闷,不然不会做这样的行为,她的身心都需要调整了。而她身心为什么会到这个情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有她家庭父母的因素,甚至于有她饮食的因素,或者是人际相处的因素在。
我们王川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身分,他也是中医大夫,他也有在跟我们分享《黄帝内经》。我们当老师的是治孩子心理的病,中医是治身体的病。说实在的,中医要治好病连心理都得管,可能开完药之后最重要的帮患者抒发抒发情绪,解解他心里的结。诸位校长、诸位同道,大家也要会把脉,把一把到底问题根源在哪里。现在要处理学生的问题,甚至于是处理同仁的问题,大家要注意,同仁虽然是成年人,他成长过程当中或多或少也有创伤。我们不能爱只在学生的身上,爱也得在我们的同仁身上。而且爱我们的同仁很重要,因为他得到爱之后他会去爱学生。所以作之亲的精神,我们要把同仁当自己家人一样爱护,对他不弃不舍。我们都不会去舍弃我们的亲人,同样的,我们的同仁我们也不弃不舍。而且我们对他的付出不求回报,当父母的人也都是无求的对孩子付出。而当一个校长、一个老师无求的去付出的时候,我相信他可能有一天回到家门口,怎么有人送那么多水果来了?不知道是谁送的,查也查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你是无求的付出,人家回报的时候也无求的。这都是互相感应的。其实人生就这两个字,感召、感应。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今天的课程都可以运用到我们当下,「个个第一在教学上的运用」,这都会激发学生跟同仁的潜能。成德的二姐都是全校第一名的,当弟弟压力可不轻,可是两个老师对着我笑,说你是大只鸡慢啼,大只的公鸡叫得比较慢,因为牠要先深吸一口气才能叫出来,所以速度会比较慢一点。这句话我一直放在心上,就会觉得不能让这两个老师失望,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欣赏,所以信任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个个第一这个理念非常好,行行出状元。
就今天的课程,看诸位校长、诸位同道有没有哪些共鸣或者哪些疑问,可以提出来;或者我们在推广的过程遇到哪些情况,大家不要客气,我们这里有很多推广《弟子规》的前辈,我们李校长在这里,庄校长,包含我们有实战经验,我们韦副校长、吴校长他们都在,他们的团队也在,大家可以互相切磋琢磨。
大家又要练禅定功夫了。李校长有请。
李校长:成德老师,我本来是想不发言,不过我觉得有必要要讲一讲,因为今天廖老师所讲的那堂课,「古圣先贤如何经营他们的团队」,其实跟我们校长、副校长管理学校是一样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就在这边想稍微做一点分析,让我们在线的校长、副校长、老师可以多了解一点,因为我们本来的用意就是行政人员的研习班,所以我的重点还是放在他们的身上。
我们的校长、副校长们,廖老师有谈到我们可以引用这些古圣先贤他们的经验来管理我们的学校,学以致用,我们以前的东西现在要来用。主要的几点就是,我们校长必须要对我们的下属有信任,这就是所谓的君王要对他的臣子有所信任。信很重要,《弟子规》里面有讲到「谨而信」,无信就不能立,等等等等。要树立一个有信用的形象给我们的下属,这样我们的老师甚至我们的副校长才会尊重我们,因为校长是一个有信用的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身为学校的领导者,我们要有诚信,这也是很重要。
接下来就是廖老师有讲到我们做事要有原则,讲到诸葛亮行军的那个故事,要有原则。这个原则的关键在哪里?就是他必须要对大众、对学校有利益的立场,而不是针对个人的利益为立场。这很重要,我们的原则是对学校、对大众、对学生们、对老师们、对整个社会国家有益的,这是我们的原则,我们不可以偏离这个原则,完全是没有所谓个人的利益。这是第一点。
下来一点就是廖老师有提到的,不管我们进行任何的改革、任何的革新,我们必须要得到我们的老师,现在我们的家长,包括我们的学生有认同感、有共识感,在推动任何的革新改革的时候才能够收效。这点我们发现到我们校长有一点点的共同点,就是我们到一间新的学校,我们大多数的校长,包括副校长,我们都想改革,都想改变那个学校,好像改变那个学校、做出一点改革就认为自己有成就了,带来改革,让学校的老师、家长、董事认为这个校长是有料的,因为他一来就做起了改革。
这点我在这边跟我们在场的这些副校长,将来假如有一天他们到一间新的学校去升级担任校长的时候,必须要记得今天廖老师给我们上的这堂课,要牢记在心上,不管我们有多么好的改革的念头,不管它是对谁对大家都好,但是要记得,这个改革革新必须要得到大家的认同,而不是你个人的意愿,这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尊重团体,减少一些个人主义,必须要得到共识,这些是很重要的。
还有另外一点我想做为一点点的补充,以现在的人来谈经营团体,我们谈管理学,现在的用语就是管理学。其实在我们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很早就谈到了管理学,只不过当时没有西方的这个用词。孟子所谈的五伦关系,其实就是管理自己、管理家庭、管理社会跟管理国家。其实很早很早就已经谈到了五伦关系,五伦关系里面讲信任跟本分。
所以这点就做为一点点补充,我本身的一种感触,也希望今天晚上我们在在线的校长、老师、副校长能够得到一点启发,廖老师今天所讲的这个课牢记心上,回到学校的时候,在处理人事关系方面可以做为一种参考,第一点;第二点,在做出任何改变革新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资料、这些经验做为一些参考,这样我相信将来他个人跟学校都会获益良多,谢谢。
成德法师:谢谢李校长给我们的分享,他也是过来人,他当校长也是很有经验。而我们做为领导者,有时候这种敏锐度要能感受到那个看不到的部分。人心它是存在的,它肉眼看不到,它要用心才看得到。一个团体的凝聚力,这对一个学校很关键。孔子在回答学生问他的,子贡很会问问题,经营一个国家、一个团体重要的是什么?「足食,足兵」,有充足的食物、充足的军队,还有「民信之矣」,人民对国君的信任。子贡很厉害,那在这三个里面不得已要去一个,去哪一个?孔子说「去兵」。在这两者当中还要再去一个,去哪一个?「去食」,食物都可以先放下,没有关系,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历史当中被围困的一个地方,连粮食都没有了,甚至于喝什么?喝马的大便,把它拧出汁来喝,然后马革皮带拿起来吃,可是当地的百姓对这个将领非常的信任。这是我听廖老师讲《四字鉴略》,这是东汉的一个名臣,你看他都能在大军压境的时候,就因为百姓信任他,把这个城池坚持了很长的时间,所以看不到的团队对一个领导者的信任太重要了。
而这个信任也是来自于我们能尊重我们的干部,我们能爱护我们的干部。其实这也都是内圣的功夫、心地的功夫。假如我们一上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首先说好,我得大刀阔斧,这一劈下去有时候劈到那个付出的人的身上。他虽然做法上有点不妥,可是他毕竟是想出力,你没有先看到他的那个心,直接把他劈下去了,他的心就凉掉了。心地柔软对于我们做领导者也是很关键的。
我们看大禹,大禹王是个很好的国君,他怎么治水的?他是用疏导的,他不是用防堵的。所以领导者顺势而为,不要一下子就全盘否定,这个中的学问还得我们就实际的状况看着办。这不是套公式的,但是我们能掌握这些原理原则,今天的课程里面特别强调廖老师提到的原则。其实《论语》里面这些教诲也都是教我们原则。刚刚李校长提到的都是我们作之君、亲、师的精神,这个原则就是要为公,不能为私,而且要信任。我们对自己的家人高度的信任,同样的,我们一个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们把同仁当亲人,也是要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那是一种无形的氛围。假如我们不信任他们,甚至于一有什么小错很严重的批评指责,那这个团体一定没人敢做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那就变成没有人愿意承担了。我们研究院是张老师在负责的,她经营团体的一个氛围,「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错了就改」,这三个原则能够在团体里面形成一种氛围,我相信大家在这里工作压力不会太大,有被理解,有被信任。
谢谢李校长。当然校长在分享的过程也在提醒我们,今天我们在治理这个学校的过程,假如发现一些情况,能不能反思,是不是我的一些做法有点忽略掉人情,有扼杀到一些付出或者积极的人?这个态度也是很可贵的,反思。老法师他老人家有讲,他说他最佩服孔子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最佩服老祖宗的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有什么情况出现了,一个领导者先反思我有哪里不妥的。人跟人的心是互相交感的,一个校长反思了,带动的就是大家都在这里、这件事当中反思。比方说开一个会,首先「我自己哪里哪里做得还不够」,我相信可能你的干部接下来就说:「校长你已经很不容易,是我们这里还有这些不足。」所以愈开会就开出智慧来了,大家一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得到很宝贵的教训。可是假如这个领导者一上去,哪个部门做得不好,先批评,下一个上来,「你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这就愈开愈误会,愈开愈变成批斗大会,这个会开下来就麻烦了。所以会开会,开会会凝聚人心;不会开会,开完会大家都乌烟瘴气。老祖宗留了这个心法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老法师用心良苦,曾经有一个墨宝写到了,是举《吕氏春秋》的一段话,「凡事之本」,所有事的根本在哪?「必先治身」,必须要先修身。这一句重要!就像刚刚李校长提到的,我们老祖宗教我们首先就是领导者要修身。我曾经去跟一个公司的高阶主管交流管理,因为是他们给我派的。一听到管理首先你们会想到管谁?当时候底下的干部想都没想,当然是管员工!一个观念的转变可不容易、可不容易了。就像我也接触很多家长,他们一开口,「我都给他讲好多遍,他就是不听!」这个家长觉得什么是教育?讲,我都给他讲很多遍。都会忽略了更重要的重点,因为他的认知不对。所以《论语》里面讲「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者自己先做好,你没有命令,人家都感动得跟着你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自己做得不正,「虽令不从」,你命令下去他们心里不服,不愿意做。
所以老法师写了这个墨宝,是根据《吕氏春秋》写的,「凡事之本」,传统文化里面都在教根本,就是中医里面讲的从根本来治,不是症状,「必先治身」。「成其身」,这个领导者的修身成就了,「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我们看看哪一个皇帝修养很好,结果他的国家衰败?没见过。所以「为天下者」,治理天下的人,「不于天下」,不是把他的注意力放在百姓、大臣的身上,放在哪?「不于天下于身」,于自己的修身,于自己的每一个心念,我这个心念不能意气用事,我这个心念不能自私自利。只要他用真心了,他所处理的事都往好的方向去走。所以老祖宗这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很有道理。
谢谢李校长,我们看还有哪一位同道。我们吴校长笑得满灿烂的,应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请吴校长来分享一下。
吴校长:OK,成德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觉得学得满满的,昨天错过了,但是今天好多东西又再有一个启发和很大的鼓励。所以真的时常要上课,不上课有时候一时也会忘了,或者是迷失了。整体上今天就在整个学习里面,譬如说在赵老师的那堂课里面,我的分享就是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需要修复,最近我是真的深深感受到了。因为尤其是我们中学,现在可能不是中学,甚至小学,可能来到四五年级开始,弟子们都已经慢慢有自己的想法。加上这两年他们接触网路特别多,早年一些家长还会控制,不可以碰手机,不可以随意上网,但是这两年来孩子几乎都在上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他们很容易外面所影响的事都好多自动的跑进来。以往是我们担心孩子乱跑学坏,现在孩子不出房门才是大问题,可能他已经跟全世界的人都通着了。
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学校方面我们要多做一点功课,就是在这疫情期间孩子跟家长的关系可能有恶化,就是有很多冲突。尤其是在这个期间可能不小心孩子就沉迷电玩,当他一沉迷,家长要管的时候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以学校第三者的立场多一点灌输,多一点给父母跟孩子们一些辅导或者是讲座,或者是给家长的课,或者给孩子的课,来舒缓这种问题。所以我觉得从赵老师那边有启发了我,接下来在锺灵这里我要在这一块多做些努力,来帮忙更多的家庭可以更和谐的相处在一起。
另一个就是樊老师的课,就是个个都第一,「个个第一」的意思就是在希望,我也是从这一点有一些感触。真的有时候我们在教学或者管理的时候会忽略了一些情况,可能只是表扬了一些特别杰出的孩子,这一块有提醒到我要更加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思考和跟我们团队做一些研究,怎样能够照顾到更多的孩子,这也是办学最主要的。
从樊老师所谈到的放下、要拿掉、归零,或者是断疑,或者弃恶扬善,或者是转迷为悟等等,这就是我们时常要提醒自己不能长了傲气。其实我们身为校长的身分,管理为主要。譬如说我们会一下子可能所谓忽略了一些事情,而导致我们可能长了一些傲气也不知道,所以在这样情况下一定要随时都能放下身分,放低自己的身分,才能够融入到整体跟大家一起结合,一起把学校办得更加好。这是从樊老师有启发到我这里,我觉得可以多做的。尤其是要给孩子更多的肯定,因为给他的肯定会让孩子完全不一样,这一点、这一句话深深的有感动到、提醒了我本身。
另一点,真的很多学生我们都看到他们有长了感恩心态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这个孩子在家里肯定非常孝顺,他在学校懂得感恩,他对老师的恭敬心也非常好。譬如说我们有一位同学他考进了MIT,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他一考进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他就打个电话回来,要他的母亲把他收集的年头五百令吉的红包捐给学校来做奖助学金。他姐姐也是我们学生,也在英国念书,念的是历史系,将来她想到中国以英语跟他们翻译。姐姐也同样跟他一起捐了五百新年的红包给学校,来感谢学校的教育,这个感恩。
他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他第一时间也到学校来,亲自拜访学校,来见我一面,感谢学校多年的栽培。因为他到那边在念大学先修班,然后再多修一年课的时候,他在那边毕业,他也跟学校借了外套,以锺灵学校的外套来上台领他的毕业证书。他的母亲有一句话跟我讲,在他面试的时候,他看到了面试的官员,他第一个想法是想到了校长。那时我觉得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身为校长的时候,平时的言语行动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记忆,而他的人生中就会因为有了这个学习的对象,他们的思惟真的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这是我觉得我们有幸当一名校长,或者在教育工作,真的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可以继续为教育奉献。
我就先谈这几件事情,待会还有时间我们再聊,还有很多校长,要听他们分享。谢谢,谢谢成德老师。
成德法师:非常谢谢吴校长。他提到说能从事教育工作是前世修来的福报,成德很认可,你拿再多的钱让我改行我也不改,真的教书是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从吴校长的分享都可以感受得到他很愿意为孩子来付出,为他们多一些协助、设想。他也提到我们领导者不能长傲气,其实都是修身、修心的功夫。尤其要能够看到学生的优点,甚至于是同仁的优点。我相信樊老师讲这四颗糖大家印象应该很深,你看陶行知校长他的念头随时都可以欣赏到这个学生的善根、他的善良。我们假如形成这个能力了,我想学生很喜欢亲近校长,同仁也很喜欢亲近你,会觉得一接近你他好像就有一股正能量提起来了。我们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我们要形成这样的心境,随时可以看到人家的闪光点。
我们有请罗校长。
罗校长:成德老师,各位单位的领导,校长们、老师们、副校长们,大家晚上好。刚才听了吴校长滔滔不绝的,因为吴校长其实也在我们的组别里面,小组里面,今天向我们也分享了一些。我一点点的感触就是,孩子辉煌的一面固然是我们教育者的一个安慰,我只是想在这里激发一下,看成德老师给一些宝贵的,在《弟子规》这一块,会不会有一点玄我就不知道了,比较偏向玄的。
就是有一批孩子,因为我三育华小特别一点,就是有特殊孩子。这一批特殊孩子,在马来西亚教育政策里面它是希望,我觉得别的国家都有,它的概念就是融合教育。融合教育这一块它意思是说,特定的特殊孩子可以把他融入正规孩子一起学习。但是往往好像刚才那个视频,有一个autism(自闭症),就是特殊自闭孩子的那个视频,我是感触良多,因为往往这一批孩子在沟通方面,或者是他需要表达那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一块在《弟子规》比较可以发挥的作用是在哪一个点?
另外这班特殊孩子,如果我们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把它联结,在《弟子规》这一块又扮演着可以给我们怎样的一个很大的鼓励,让这一批……因为那天我才分享,母亲节突然而来我的想法是这一批母亲实在好伟大,这些特殊孩子的母亲非常伟大。在这一块我们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怎样引用《弟子规》,或者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块,可以让这一批妈妈更好,在她的幸福人生方面,我们学校可以做些什么?
我只是想在特殊孩子这一块,在《弟子规》方面会不会有一点点玄的那个?因为成德老师在给讲的时候,我都会把它联结去宗教。因为毕竟平时对成德老师想着是法师的那种身分,所以会联结去宗教。到底在这一块可以给这些孩子怎样的一个启发?谢谢,阿弥陀佛。
成德法师:谢谢罗校长。我们从经典当中能够找到好的方法。首先像《论语》当中有提到,「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这是季康子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能够尊敬国君,能够为国家尽忠,然后人民之间又能互相劝善规过,这要怎么样达到?孔子的回答:「临之以庄则敬。」你面对人民的时候,就好像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是非常庄重的,很认真的。比方说我们跟孩子们谈话,校长训话,我们很认真的来对待、来准备,学生感受到校长的这个认真,他就会对校长很尊重。所以尊重不是要来的,是很自然感应来的,由自己做出来感召来的。就像今天赵老师讲到,《礼记.学记》讲「严师为难」,但是这个句子不要误会成要求家长要尊重老师,假如变成这样,那就变成贪求、要求了,心念就不对了。这个严是什么?自己自重自爱。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他的威严是来自于老师自重,老师非常认真对待他的工作、他的教学,赢得学生对他的尊重。
所以季康子这个问题其实都是向外要求,孔子都提醒你要向内。「孝慈则忠」,你要让百姓忠诚,你要先慈爱他,君仁慈了,君仁臣忠,你要先自己带头做;还有你要教他孝,因为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句话对全世界都很重要,我们现在看很多教育界的教学内容、普世价值没有孝了,它是德的根本。好像《古兰经》也有说道:「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孝道重要,其实个个宗教都提到了。所以孝慈则忠。
下面一句:「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什么会互相劝善规过?这个做法就很重要了,举善。刚刚吴校长有提到他一些学生表现很好,他最可贵的知恩报恩。我们举这些例子,让其他的学生能够见人善即思齐,把这个学生最根本的这些德行、存心彰显出来,就是见人善即思齐。
举善而教不能,对于先天上比较不足的,老师也好,同学都能为他们多付出一点,这一分心就带动其他的人都有这一分爱心。「礼运大同篇」里面说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们看这些圣王首先都先关心先天比较不足的人或者家庭,他这么一做,其他有财富的、有能力的人民的爱心就被领导者带动起来了。所以这一句其实成德也有试着用在自己带班,这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我留下来给他辅导,有几个成绩不错的同学看到了,他就主动留下来,「老师,这个同学我来帮忙」,教不能则劝。这是我们从老祖宗的一些方法。
当然《弟子规》里面也讲到了,「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刚好我们的学校里面有这些特殊孩子,我们能引导同学们都能对待这些同学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家人一样,这也是《弟子规》在我们现前的一个运用。当然,也就像今天樊老师提到的「个个第一」,虽然他有先天短的地方,他应该也有他长的地方,而且我们愈信任他,他这些潜能也能发挥出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有几本书,我没有记错的话,是不是有一位他一生出来就没有手没有脚,可是他的笑容很灿烂,因为他的父母没有觉得他很怪,都还是以正向的在跟这个孩子相处,我相信这个孩子的过程也有遇到好老师,所以他很积极乐观。包含美国也有一位,好像也是手跟脚都没有了,可是他却是激励了上百万人的一个老师。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一看到他都受感动,人家这样都能活出这么有价值的人生,那我手脚都是好好的,我更不能轻视自己;真的先天有情况的人一看到他,我也没有他严重,都受到很大的鼓舞。所以「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也是要多鼓励这些先天比较不足的孩子,他有好的表现,我们好好的肯定他。
时间已经过了,就先举到这里。谢谢诸位校长的发问还有分享,感恩。
(1)、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2)、本站所发布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删除,微信:xsxyd6688;
福德智慧 » 《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第十集)音乐时光及互动交流 成德法师、王川老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