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第十一集)推广《弟子规》之心得汇报 成德法师、林思伶校长主讲

成德法师移动硬盘全套目录【点此查看

成德法师音频机合集目录【点此查看

《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点此选集

《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  推广《弟子规》之心得汇报 成德法师、林思伶校长主讲(第十一集)2022/6/8 马来西亚

 

林思伶校长:成德老师、李校长、庄校长,各位海外传统文化老师、各位校长、各位副校长、各位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同伴们,大家上午吉祥!

首先思伶很感谢主办方能够给思伶这个机会在这里做出一些报告、在这里学习,非常感恩!

思伶是在二OO七年在金马皇宫主办的第一批种子师资培训营之后,就在那短短几天的课程,让思伶非常非常的感动,非常的震撼这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我感叹身为华校生,虽然有华文文字的基础,对传统文化却是认识得很少,真的有愧于祖先。感动的同时,思伶当时是一股热忱,发愿回学校后就大力的推动《弟子规》的活动。也感恩当年我的侯校长信任放手,让我自由的发挥。思伶感到非常的幸运,能够很难得的学校其他两位负责不同领域的副校长都对《弟子规》充满信心,很认同,所以在他们各自的纲领都加入了《弟子规》的活动。

其实思伶升职到智文华小当副校长之前,学校卢副已经在推广儿童经典,高年级的同学每个星期五上课前十五分钟,他们就跟着老师朗读文言文的《论语》,没有解释,只是跟着老师朗读。思伶参加了金马宫的课程之后,第二年就调整了这项活动,因为全校都获得了《弟子规》的读本,思伶就把每个星期五孩子十五分钟的《论语》(就只是给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全部换去,每周两次半小时的《弟子规》讲坛。因为我们人数太多,所以学生就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组进行不同程度的活动,但是那个活动是一样的性质。我们七点到七点三十分,低年组三年级的就进行《弟子规》的晨读,高年级组他们的活动时间是在星期五。

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老师有带领同学朗读《弟子规》,然后负责的老师就讲解。进行导读之外,老师也有给孩子有时讲故事,有时教他们德育的歌曲。当时因为老师不熟悉,所以我自己本身就教孩子们唱《弟子规》的歌曲。然后思伶就得到校长的同意、家协的协助,我们就录制了每位学生一片德育歌曲的光盘,让他们能够在家里听。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唱歌比赛的时候,同学们唱的那些歌曲有些「老鼠爱大米」之类的,很少这些歌曲,但是我觉得这些可以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歌曲真的是潜移默化的可以改变孩子们的思惟。所以每天早上六点多到了学校和下课的时间、午餐的时间,我们都有播放德育歌曲,让整个校园瀰漫着这种轻松快乐的德育歌曲,所以孩子们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朗朗上口。在活动我们也进行了歌唱比赛,因为每年学校都有举行歌唱比赛的,我就鼓励孩子们,叫老师们让孩子们都选唱这些德育歌曲。

在学生事务小组方面,每当进行学生家长日的时候,有进行敬茶礼,给那些家长讲座,然后讲一些令孩子感动的、感恩父母的,让他们拥抱家长。所以敬茶礼都有在进行着。除此之外,学校也设了板报板。在启发孩子感恩心方面,我们还做了每个周会和活动前后都让孩子背诵感恩词,感谢老师,感谢大众。学校也积极的推动了环保活动,我们有让孩子进行收集旧报纸的比赛。我本身也带动这些孩子去参加讲座,就是由昨天韦副校长他在慈济负责的一个环保活动,因为他是慈济的老师,所以他就给孩子实地的那种练习。除此之外,我也有请慈济的师姐到学校来给孩子们讲座,告诉他们有关食物健康方面的,还有垃圾分类等。

副校长也很积极,他每天下课的时候安排巡查员在食堂,学生进餐的时候都不让他们乱浪费食物,确保垃圾桶里面没有学生的那些食物倒掉,随便浪费。

我本身就很积极的推动老师参加师资的培训,安排老师分配参加课程。本身自己参加之外,同时也负责载送,全程的陪伴,除了自己充电之外,也给了老师一个心灵上的支持,因为思伶深信每项活动的成功都是老师们的真干和付出,厥功甚伟。活动成败的关键,有时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有一定的影响,哪怕是现场陪伴,也是会给老师一支有力的强心针,这是肯定的。

所以在智文七年,我们进行《弟子规》的活动很开心,觉得很有心得。到二O一四年到二O一八年的时候,当我当了校长之后,思伶就把学校原本(这是在中区二校)在周会上老师负责五分钟的导读,这是一个星期一次的,导读《弟子规》,老师负责导读一小节,然后讲解,我把这个活动做了一个调整,逐步的采用了思伶在智文当副校长时进行的那个活动,也把中区二校的《弟子规》编入了星期四七点到七点半的晨读活动。因为学生人数少,当时只是一百多个人,所以我们就同一天举行。

进行的活动我们有导读,同样有德育的歌曲,在每年学校歌唱比赛的时候,也鼓励他们唱这个。只是因为学生人数的关系,录制CD的成本很高,所以思伶没有这样做。只是在每一天早上,我很早就到了学校,六点多就开了,播放这个歌曲。有时早到的老师他们也负责。

在板报,因为学校人数少,所以思伶本身自己就负责板报。在学校每一年有家长日的时候,有六年级,六年级每一次都是有激励营的时候,家长都到来的时候,思伶也让学生进行了敬茶礼,这个部分也是有课程的方面,其他方式我分配方面也是照做智文这样的,由各副校长负责。

在启发学生的感恩心方面,我们每一次学校的活动就让学生背诵感恩词,我也获得了TAR College(拉曼大学),一般那些大学生,他们乡区服务的那些学生,他们来把学校食堂墙壁写上感恩词,用毛笔写上感恩词。

也是积极的推动环保活动,除了收集旧报纸,种植树木的那种活动之外,我非常的注重光盘活动,就是孩子尽量鼓励他们每天早上、午餐都把食物吃完。老师下课站岗的时候,尽量的就在那边巡视,看看孩子进餐的情况,尽量的鼓励孩子把食物全吃完。如果我当天在学校,我自己也站在那个桶的旁边,确保孩子们他们都不会把食物乱丢。真的是看到了成果,学生他们自己比较会爱惜食物,不会随便乱倒食物。我也叫食堂的,如果他们包伙食的,就是根据他们的分量,如果孩子要求多的,我们才给他添,不会浪费。

除了这个之外,我本身也加入《弟子规》夜学的教学团队,参加他们的亲子营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在学习,与他们一起学习。这些活动我们进行了之后,真的是看到学生的改变,学生们都有礼貌,看到他们的纪律也都很乖。这些活动我都很积极的在这里推动,同样的,我都是积极的推动老师去参加课程,所以每一次有课程的时候,我自己一定带动老师去参加。因为我觉得推行《弟子规》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上,而是让老师本身也真正的懂得传统文化是一个瑰宝,能够让我们和孩子们创造幸福人生的一块瑰宝,所以我希望每一个老师都参加那个课程,真正的去了解,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上、在我们的学校里。我很相信课程的磁场,善知识深厚的华文造诣,可以把《弟子规》的教义讲得很生动、很清楚、很感动。加上课程的编排,从孝道、养生、待人处事都能够深深的感动我们,给我们一些感悟。有关方面选的那些影片、乐教,尤其是成德老师的开示,还有很多海外老师他们对文字甚至是经典的讲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感动,也触动了老师的初心和使命感,能够增强老师对《弟子规》的信心。时下真的很多很多都采取了质疑的那种态度,所以这个培训真的是对老师非常的重要,老师了解了之后,回到学校也给同学们很好的引导,他们有很好的发挥,同时他们本身也会受惠。

安排老师参加课程思伶常常会面对挑战,因为毕竟真的是牺牲老师的假期了。可是很多时候发现老师从不情愿参加课程,有些老师不情愿被安排去参加课程,到他们参加了之后,竟然看到他们的一些改变,他们会回来和其他的同事侃侃而谈,分享课程的亮点,态度上面跟家长方面也比较融洽,这点让我看到了希望。于是思伶就真的要求每一个老师轮流参加课程,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时间,譬如说他们被安排到这一次去的,如果不方便,他们可以跟别的同事交换,但是就是不能够推脱,不能够免的,除非有特别的原因。思伶也给老师一些方便,因为有时话讲了之后,跟老师讲了一定要参加,我们就要依照团队的纪律和原则,所以不肯参加的,我都会在这方面花一点功夫。年终的假期,如果其他的老师一般上每一个都有回来轮值一二天的,很多学校也是这样的安排,思伶也以这个做为让老师参加课程的一个交换条件,就是参加了《弟子规》的课程,这一次就不用回来学校轮值,就算是补回他们的假期。因为思伶感到很惋惜,每次课程的时候,来来去去要报名参加的、愿意参加的都是那几个老师,其他的老师他们不愿意参加的时候,我是觉得非常的可惜,会让老师失去了很好很好的机会,我认为这真的是一个瑰宝,机不可失,我们自己本身学习了之后也会有很多人生的感悟,无论是对个人、家庭和工作方面真的会有所受益。

这些活动都是思伶在学校所进行的一些汇报。除此之外,今天我也想趁这个机会来跟老师分享我行政上做校长的一些经验,可以说好坏参半,因为思伶有很深的感悟。

其实做校长、做行政方面真的是要看自己的性格。我退休了之后,我做了之后经过了去年十一年,我真的有一个感悟,有些老师真的是适合当老师,不适合当行政,因为性格的方面。所以我讲这个也是给在座的各位副校长们、老师们,可能大家都很羡慕,做校长好、做校长好,有些人就很想去做校长,可以说他们都很积极的去想要当校长、当行政人员。为什么?有时是因为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所以他们就要换换一种工作的性质,可能会比较轻松,因为副校长的节数也会比较少,校长的节数更少。但是在行政的岗位上有时是真的身不由己,虽然我们有学到传统文化所讲的性格的改变、什么的改变,这些改变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在还没有当校长的时候也有受过课程的培训,但是有时候真的是累,这些知识听是听了,可是有时性格方面一下子很难调整回来,所以很多时候都变成会走很多弯路,会有所迷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会很辛苦的。

其实我本身是觉得我比较适合当老师,因为当老师当久了,我自己二十多年当老师,习惯了跟小孩子在一起,要做就做,要进行就进行,很少去管那些人事方面、行政方面牵涉比较大的东西。所以在进行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把做老师的那种心态做行政的时候也带上去了,人家不能做的我可以做,不要紧,就扛来做;认为这是好的我们就进行了,譬如说我在当老师的时候,我每天都给孩子写他们的日记,我都是有翻的,都是有看的,有给那些评语的。但是你做了校长之后、做了行政之后,你要以这方面去让老师,告诉他们这个好,有时能不能够做是看你老师自己本身的时间分配。但是我们本身那种譬如说你做了这个之后,你去了一间学校,你要了解那边的情形。很多时候发现行政方面真的是调动得很快的,你在看、看,要实行的时候被调走了;你再看,要做什么的时候,某一个状况,你又要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所以思伶在开始做校长的时候,真的是有这样的感觉。我自己本身在班级教学的时候,我看到不对的东西我可以马上改,因为我面对的是孩子,我要的是他们好,我自己能力上可以做的,我做了,也不会辛苦到别人。但是升上了校长之后,有时一些东西反而真的不是你说做就要做这样简单。但是你说看到好的要做,人家不做,你本身也很辛苦,等你扛起来做的时候感觉到辛苦,真的是要调自己。就好比这个课程,有时自己是一厢情愿,是为他们好的,要他们去做,甚至想尽了办法去协助他们,可是有时你会想到他们并不是这样想,可能是我们在实行的时候忽略了他们的那个感受,所以自己的苦心会被歪曲了。

就好像我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安排课程的时候所面对的挑战,我所受到的一些误会。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告诉我,他的皮肤敏感怕热,他不肯去马六甲汉学院那边参加课程。因为思伶在那边上过几次课,觉得那个环境很好、很舒服、很流通,怕他一个借口,老师不要去了,以后每一个人都用同样的借口,于是我就费尽口舌去劝他,去跟他保证、去跟他讲,甚至执行硬起来不可以,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特别的照顾你。所以在报名的时候思伶联络了中心,告诉他老师的问题,要求协助,院方本身非常慈悲,他答应了。出席课程的时候,我自己暗地里也带了一把电风扇,买了皮肤敏感的药,因为我特别注意这个老师的情况,我担心他皮肤真的有问题,就想到如果他真的是皮肤敏感,我就要载他回家、载他去看医生。可是很感恩老天保佑,那几天老师真的完全没有症状,他回来后和同事们分享,一直称赞、一直感恩主办方,觉得细心和周到,因为他们多给他一把风扇,而且对他特别的照顾,也给课程的安排很好的评语。最大的成果是他态度上也稍微有了改善,对我、对家长们的那种敌意比较缓了,可以说缓了很多,有时候也会自动来跟我讨论一些东西,所以思伶很有信心课程的好处。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师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

又有一次一个才出来教书的年轻老师,他不肯参加课程,他说中心吃素食,他不可以一日无肉,否则他会晕倒。我想他一定是借口的,所以我就劝他,我就告诉他,我会买一包肉干放在我的车座,校长犯规,不可以在食堂,但是放在我的车座,午餐、晚餐,用餐的时间我就会把锁匙交给你,你就去我的车上吃,吃这个肉,你就不会晕倒,你吃了那边的食物饱了,你再吃一些肉。这个老师他就知道我是很难讲得过的,我很坚持,他没有办法逃避。那几天用餐的时间(因为我也是陪同老师去,我要给他们知道,不只你参加,我也是参加,真的是很好的课程)我就把车的钥匙(我安排他离我座位没有很远的)交给他,他就说不用。因为当天我也是带他来课程,我就偷偷的一直注意看他,看他很愉快的跟那些同学们一起吃的时候,看他课程漫不经心,可是我知道漫不经心至少他也有听,有一些感动的时候他也会放下手机,他会听,偷偷的看手机我知道,因为我就坐在他后面不远的地方。我们就这样的,几天他也过去了,后来那两包肉干就在课程之后我送他回家的时候送了给他,他还客气的只拿了一包。其实我觉得老师好像孩子一样的淘气,只要我们以身作则讲到做到,老师心中也会有一把尺,他们好像孩子一样的。

我就想到以前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很任性的,他任性起来做父母的就非硬不可。我记得我小孩子有一次他们很坚持,没有买过的菜他们是不肯吃的,可是我就是不罢休,我就是软硬兼施一定要他吃,他不吃多,可是我都坚持要他吃一口,有时他吃着就会喜欢了。所以我就这样自己分析,老师其实也是一样,人都是一样,Tak kenal tak cinta(了解了之后都会爱上它),我们马来话Tak kenal tak cinta,可能他接触了一次之后真的会喜欢。的确真的是有老师这样,去了一次还想再去,我本身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我就要想尽办法让他尝试,所以我就很坚持推动老师参加这个课程。感觉上我是好像很霸道,但是我真的是不想老师错失良机,因为有时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只是但愿老师们有一天会明白我的用心,学习传统文化。

再分析一下我当校长、当行政,我就想到了很痛苦,我当行政的时候。因为我习惯了,我爱教学,我甚至当校长的时候,我拿了六届的六年级数学会考班来教。我自己很想去帮助这些孩子,当我看到这些孩子他们有进展的地方,可以有加强的地方,我都去关注他们华语那些。我就跟老师们讨论的时候说这班是会考班,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的、可以提升的,譬如说早上我们早半个小时来,我们给孩子这些提升,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辅导。起初老师静静的不出声,不出声就是不大愿意,他们很累。后来我自己就说,「不要紧,老师,我自己来」。我那个时候,从二月多到会考的时候,我每天早上自己提早半个小时进班,直到要会考前的两个月,我跟老师讲,我就召集我们那些老师,我说:「他们只是几十个学生,要提升真的是不难的。我自己本身都教了这么长的时间,老师们,剩下的这两个月我让你们去教。有一天孩子真的提升的时候,你们真的会感受到这些是你们的功劳,你们也有付出,哪里可以让校长我一个人,这些是大家的。」

然后在学生国语、英语方面他们非常的差,乡村学校你知道很差。我就记得我才升级的时候,就一个校长(我自己的校长)就告诉我,因为我的校长他是从中国公学一个寂寂无名的学校,真的是他一手带起来带成名校的。他就告诉我一句,他说:「学校的董事他们的压力很重,我们不要一直增加他们的负担,我们自己就找外面的可以赞助的,在学生方面这些提升去赞助他们。」然后他说:「如果妳要提升一个学校的成绩,单单是学校的老师是不够的,妳一定要找外面可以帮忙提升、帮忙这些孩子的。」我紧紧的记住校长的话,因为我在那边十八年,十多年都是在这个校长之下。这个校长很严厉的,他看我们视察的时候,视察教学他没有说敲门进来的,他就是站在课室外面,弄那边的花盆,整理花盆,看风景,看看这些,摸摸那些栏杆,总之他就是一直在注意的听你讲,他甚至蹲在课室门口那边种那些花,全程就是在听你的教学。然后他检查学生功课的时候,他也没有依照程序的,你根本不知道校长在检查功课、在检查课业,他随时就是拉几个学生的书包进去他的校长室,连我们自己都不懂,过后他才会告诉你。所以我就听从这个校长的,我很敬佩他,我就跟他学了一些。

我去找了以前学校中国公学那个老师,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我告诉他我的情况,我告诉他我所面对的问题。他非常的好,星期六他就来学校教这些孩子。而我本身因为怕这个课外的老师他们不能够控制我的班秩序,有几个坏蛋的孩子。变成星期六,我又不能够要求副校长每个星期来叫他们轮流,有时因为一些原因,他们都会感到很有压力。在这方面我就每天早上我煮了鸡蛋让孩子吃,也买了给老师吃的,然后我就远远的,在课室外面开放了一个图书馆,我就去收拾那边的图书,翻翻那边的东西。其实我也是在听,注意看我学生的反应,看看孩子的反应。所以到了后来,那一年的成绩真的有所提升。

我就用这样的方法,不是说我们校长要好面子、要提升,而是那一边的程度,每一年及格率马来文不超过四十多巴先。为了不要使乡村的孩子,因为我本身是来自很穷的家庭,我没有得补习的,我也是靠问那些邻居的哥哥,有得到老师贵人这样来帮助我,我就这样的学习。我就是这样的感恩他们之后,我就希望说这些孩子我们都不要放弃,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人才、都是可以拿第一名、都是可以很好的成绩,但是至少他们掌握基本的马来文、掌握好英文,那么他们升到中学的时候就不会半途辍学,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所以有时老师误会我,「校长,妳要什么有什么」。我都是讲了一次了,我也不要一直讲,本身好像是讲不明白的东西,不讲也算了。我就是这样的,我找外面的老师,而且我自己也去教,因为我本身批改会考的作文十多年,所以我就把我自己的那些经验,我自己去训练我自己去教那些学生,我自己去给他们写。因为我本身不是说我要自夸,我真的是付出了。在我中国公学的时候,那个后进生他们华文写作当时都是一百巴先,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破这个纪录。可是我不是因为这个而骄傲,我是因为这个给我一个启示,只要我们去做,我们肯做,一定可以的。学生他们UPSR(全国小六检定考试)考得不好,他们去到中学,不能够升上初一,去到预备班的时候,有时是因为师资的问题,都是属于放牛班,孩子他们学习,掺到那些不好的孩子,他们真的会辍学的。

我在进行这个的时候,我甚至给老师辅导的时候,我是一厢情愿。有时候我看到老师在班上教的时候,开会我跟老师分享那些教学心得的时候,看到他们也是不屑的那种,好像觉得「妳很烦,妳很本领、妳很会讲」,自己会感受到,自己有时要注意了。变成我在每一次巡班的时候,我真的是很积极的,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一天巡课室三次,一天我一定巡三次。然后我有时看到老师在教的时候,我会注意的时候,有时就是很开心可以和孩子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个老师,才从试训出来的,他教一年级。那个时候我在看他教「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知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就在那一直导读教、导读教,孩子就跟着只是读、跟着只是读,然后叫他读的时候他不会了。我一时就有那种做老师的心态,我就很开心的去,「小朋友、老师对不起,我跟小朋友一起玩玩」。老师给我跟小朋友处理的时间,我就跟小朋友说,「小朋友,来跟校长玩这个游戏」。我说:「太阳在很远很远山的那边,我们就白日依山尽,好像那种咚掉下来;黄河入海流,那个水啊长长在那,黄河入海流;我要看到远远的地方的时候,欲穷千里目(就用表演),然后更上一层楼。」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音调,好像在跟朋友玩,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训练华语讲故事比赛的,华语演讲比赛,所以我就跟孩子这样的互动。然后我就让老师看到,不到五次他们会背出来了,真的很开心、很快乐的。这样我就拍拍老师,「老师,谢谢」,我就离开了,过后我就跟老师分享。

可是我不懂我这个心态有时引起老师心里的一个负担,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我是觉得有时我这一个动作虽然是无心的,可是会造成老师的误解和伤害。在进行行动方面,因为我缺乏领导的智慧,所以我不知不觉中有时是无心的也给了老师一种压力和痛苦。这是我退休之后觉得很遗憾的,也是有时因为这样我让老师有了一种误解,造成我一种遗憾。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跟各位副校长们分享,也请成德老师给我多多指教。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某老师:谢谢林校长的用心分享,我们从中知道校长是亲力亲为,真的是鞠躬尽瘁,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继续听林校长分享得更多。现在我们请成德老师给我们指导,点拨一二。

成德法师:谢谢林校长的分享。林校长她是特别热心的性情,用我们台湾的广告就说「好东西要跟好朋友分享」,所以她接触到我们老祖宗五千年的文化智慧,她希望孩子能够站在五千年的智慧来经营他的人生,同样她也希望这些老师们、这些同事们也能够得到这五千年智慧的宝藏。这一分心真的是作之亲,把学生、把老师同仁都当作亲人一样爱护。

首先她运用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我们有心愿,还有具体的操作,刚刚她也把这些方法都有说出来。尤其我们每一天都有安排古琴,我们应该对这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很有体会,所以相信这一次之后可能校园里面会多了古琴曲。因为我们是teamwork,所以待会大家就林校长分享的有一些具体的操作,大家也都可以再请教她。

我也想到我当老师的时候,小朋友唱的歌我听了都冒冷汗,那时候好像叫做「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说年纪这么小都唱这种歌曲。大家去想一想,他唱这种歌跟唱德育歌曲,对他来讲启发的善根还是启发的欲望,真的差别很大。所以虽然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可能孩子不能立竿见影看到什么效果,但是绝对不会白费。包含这些敬茶礼,这都是扎孝道的根基。还有这些环保的活动,不浪费食物,他能养成习惯,真的他受用一生。我们老祖宗留了一句话叫「禄尽人亡」,一个人的福报享完了他的命就没了。比方说这个人命中是八十岁,可是他特别糟蹋福报、糟蹋食物,他可能五十岁就走了。你看现在浪费的人很多,中年突然就走了,这很可能禄尽人亡。可是他假如很节俭,他本来只有五十岁的命,可是他特别节俭,然后一直延续了二三十岁,他可能八十岁才走,因为他本来的福报都没有花完,他就延长寿命。这个我是都有观察过,因为我的奶奶特别节俭,我奶奶是四十几岁身体就不好,常常在吃药,可是她活到八十六岁。她一张卫生纸都用好几遍,所以确实她节俭的时候,能有福报之外,她还能延长寿命。我们老祖先留的这些东西,它可能都是利益孩子一生的。

对于让老师们多参加培训,这还是挺重要的,因为大家能够建立共识。而且有时候这种学习的氛围会影响每个参与者,跟他自己一个人学,一群人一起学,那种气氛的带动还是比较能感染人。刚刚林校长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她也是尽力鼓励老师们来参加。当然也有一些善巧方便,就是你来参加课程,年终就不用回来轮值,这也是一个善巧方便的做法。当然在这些传统文化教学当中,她也常常把这些功劳都是让给参与的老师们。一个领导者让功于众还是很重要,让付出的人都受到鼓励、受到肯定。

林校长除了自己当校长之外,她还参加夜学的教学,我相信她的老师应该不少也会受到她这种奉献精神的感动。当然吃亏是福,多去讲课叫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昨天我们吴校长有提到,那应该我自己跟老师们可以多来授课,不一定要请外面的老师,人才要就地取材。而且人愈去法布施、愈去授课,他就愈有智慧。而且他有一种责任的时候,其实他的教学会更认真,我随时要认真,然后去体悟,我才更有东西可以现身说法去供养给有缘的教育界的同道。相信我们下一次办课的时候,很可能我们吴校长会带着他授课的team(团队)来支援我们。

昨天跟大家举过,吉林松花江中学,他们学了二三年之后,他们学校被邀请去授课,而且几个人去?第一个校长亲自去,当校长怎么推《弟子规》;再来金牌班主任去,他那个班主任一班学生几个?九十四个学生,王老师,当时候一个班九十四个学生,班主任怎么教《弟子规》;甚至于音乐老师怎么教《弟子规》;英文老师怎么教《弟子规》。它有一个team一起去跟这些教育界的愿意来参与的同道交流,我相信他们的老师能力会更不断的提升。所以肯付出,真的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己。

林老师还有提到课程当中有文字的课程。因为我接触不少华人,尤其在欧美,有一些家长就说我的孩子不想学中文,他们就想学英文、法文,觉得中文太难了。诸位校长、诸位同道,中文难不难?首先我们得先自己认知正确,不然我们会有心结。全世界唯一一个表意文字就是汉字,我们假如能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祖先造字的系统,很可能他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举个例子,六书造字哪一个字最多?形声字。我们看一下,有三点水的字多不多?跟水有关的你可以连在一起教给他。请问大家,英文能不能这么教?不行。我当时教书的时候,就有找了这些教材来教学生。

我们刚好汉学院的同学有的就是专攻文字学的,也有欧洲的、德国的单位邀请他们去授课,利用他们暑假的时候,这个课程我们再发给大家,大家也可以提供给语文科的老师做参考,让孩子学得更有系统、更轻松,甚至于这样教让他更感觉我们的老祖先很有智慧。像我以前学的时候不知道这些系统,我都会觉得老祖宗怎么这么囉嗦,让我背得很痛苦。

校长也有就她自己当校长这个过程,有一些她的心路历程,也是很毫无保留告诉大家。当然,我感觉我们林校长可能要……林校长您听得懂闽南话吗?可以,就是我们要防止「做甲流汗,嫌甲流澜」,就是做得要死,但是可能这些老师们又体会不到,甚至还误会妳。所以我们做事情悲智双运,很慈悲,也要讲求智慧,再来可能也要体恤到对方的接受度。比方说同样是老师,每个人性格也不一样,有一些妳主动去帮他,他觉得很能接受。有一些像您直接告诉用白日依山尽,还有肢体、还有这些动作,他假如能接受的话,他可能从妳这个示范里面就得到很好的启发。但是是这个老师本身您用这个方式他能接受,可是假如这个老师很爱面子,那就麻烦了,可能他就「妳是不是觉得我教得不好?」等于我们好心的时候也要比较确认这个老师的心态或者他的性情,可能我们的好心才不会让他误会了。

我们还是特别感动,我们林校长为了学生,她可以忘我的去付出,尤其她提到了,我以前也没有钱可以补习,我也是接受别人帮助的,她把她自己人生经过的放在心上,她也希望更多没有办法补习的孩子都能够受益。其实我们身为老师、身为校长,甚至于我们是身为长辈,我们都要有一个责任,我们人生走过的弯路不要让后面的孩子再走了;我们人生得到的这种受用,我们也以让更多的人受用来回报曾经给我恩德的人,有一句话叫把爱传出去。

像成德听到这一段的时候就会想到,我之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没有老师给我讲传统文化。结果我自己当老师的时候,我就不是很逼着学生的成绩,因为我自己被逼成绩,然后我后来想一想,我好像也记不了多少了。但是我后来觉得学传统文化很受用,我自己也希望孩子从在小学的时候就能得到祖先的智慧,他的孝心就能够启发,他的善根就能够启发起来。我自己也是见缝插针教,甚至于我教的时候还有一个学生突然很大声的说,「老师,你讲的这些东西考试又不考!」你看这个学生他都只是想着考试、考试,你讲这些考试不会考。

我觉得老天爷对我挺慈悲的,我记得我最后一次带班,把学生送出去了,回到教室已经空无一人。那个班有四大天王。那个班是他的老师教了四十年,实在撑不下去了,提早半年退休。结果这个班居然被我给碰上了,然后那四大天王其中一个也都是成绩很差的,后来我带的那一年他成绩提升很快,真的是孝心开了孩子进步很快。结果我要把他送出去的时候,我稍微瞄了一下,他好像脸色很沉重,我就停下来走过去,我就牵着他的手,我说,你怎么了?他握着我的手讲了好多声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也是被他感动了。后来把他们送出去了,自己回到教室里,就看到讲桌上有一本书。奇怪,走出去的时候怎么我也没看到,也没有任何一个同学看到有一本书放在桌上。我就走过去把它翻开,一个女同学把我见缝插针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故事、句子都把它抄下来了。我当时候就觉得,真的我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的。相信林校长的付出都不会白费的,而且在这么难的时代,我们尽心尽力为学生,这一念心功德无量。

我们教育的鼻祖是孔子,你看孔子办教育,他的子孙二千五百多年都受到他庇荫。我们现在办教育很难,李炳南老师说:「困难愈大功德愈大,欢迎困难!欢迎困难!」李老师给我们的心理建设很好,困难愈大功德愈大,所以我想林校长她的孩子应该都会很有福报,都会得到她的庇荫。我们掌声感谢林校长的分享。

接下来看我们校长们、同道们有没有什么要反馈或者是提问的。我们有请庄校长。庄校长那是拍手,不好意思,我看错了。看有没有我们校长还有同道们……

庄校长:既然成德法师刚才喊了我名字,我讲几句吧。成德法师好,成德法师、各位在在线的校长和学长们,大家早上好。

听了林思伶校长的真情分享,其实感触很大的,她自己应该也有点情绪上起了很大的波动。其实林校长当校长的时期我们曾经一起共事过,大家都是校长同道。林校长确实是会以身作则,她做什么事情都自己先做好,她要求不到别人,她就反求诸己。但是她这样的模式让自己很辛苦,她做得特别辛苦。但是我们常常给她鼓励,跟她讲,把对的事情做好就是了,不要去太过要求别人,因为妳要求不到的时候自己会很辛苦。林校长到最后她是有听取我们一些校长同道的劝导,林校长其实她是一个很称职的校长。

现在她退休之后,其实在推广传统文化上费了很大的心思,她也很精进,常常都上课,甚至也会提醒我,成德法师将在什么时候有《论语》的课,您来上线。所以我是从这个例子知道林思伶校长是非常精进的一位退而不休的校长。她现在在推广传统文化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我们康乐华小的《弟子规》亲子班也很常请林校长来和我们的家长分享。所以林校长您的努力方向现在应该是愈来愈明显,也看到了成果,继续加油。感恩,谢谢。

成德法师:谢谢庄校长。我们在弘扬文化的路上德不孤必有邻,都有这么多校长同道大家互相护念、互相支持。我们传统文化提到万法因缘生,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因缘,缘是条件。所以我们当前多少条件、多少因缘,我们尽力去做,假如我们目标定得比较高,有时候自己也会压力很大,甚至于可能团队压力也会很大。

老祖宗教我们随缘,老祖宗教我们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比方说我们办家长课,我们也不要期待说一下子来了很多家长。他愿意来的,妳先护念好这样的家长,护念好这样的家庭小孩,有可能这些孩子的提升成长很快,他们就变成样板了,慢慢慢慢就有更多的家长看到了,这样就循序把它推开来。所以都是从点到线到面,循序把它发展起来。同样的,我们也不一定要求马上所有的老师都要认可,比较认可的我们先把时间花在护念这些老师上,这些老师都提升起来,我们的力量就更大了。当然每一个学校的情况不一定完全一样,只是老祖先一些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则我们也可以借鉴。

看还有没有?吴校长有请。

吴校长:成德老师和各位分享者、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各位校长大家好!我是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我在学校推了《弟子规》十多年,在应该六年还是七年前,可能也是超过了,那时刚好有一个机会,我们的篮球队跟国际的学校有交流比赛,我就看到他们的孩子十三岁长得差不多,但是到十四五岁,他们都超越我们学校学生好多,就是身材高度长得非常高。但是我看的不是外国人,因为洋人肯定比较高,我是比在本地的人,他在国际学校念书,他长的高度都比我们华校的学生高很多。我在这一点就有一点思考,然后我就去请教他们的教练,他们告诉我,他们学校是有推健康饮食的,要量体重的,不足的要运动要吃,学校都管的。这个概念一来我就想在学校推,但是我们锺灵食堂跟政府的锺灵国民型是共享的,所以食堂要任何改变不太容易,这个放在我心上。

但是刚好今年六月这个时候,国中他们已经起了一栋新的教学楼,然后就会搬过去了,这个旧的食堂将会转让给我们独中来使用。这是机缘巧合,我就可以用在这个时候,我们现在在七月份开始,全校走健康饮食,每一天学生不用去考虑什么餐,就每一个月的餐食都已经定下来了,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都有菜单,每一天都不一样,而都有算卡路里等等的。这就是当初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学校可以为我们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我们教育主要是六艺平衡发展,体就是其中一项,不只是运动,也包括吃得健康。所以说在整体上机缘巧合,我也不急,但是来到这个时候,是时候了就要急一点,赶快想尽办法,也请了营养师,请了大众来扶持、来帮忙。所以我们将会在九月份,算是在马来西亚我们独中应该是第一所学校,就会去走向健康饮食这一块,而且是全面的去落实。

我们在家长这一块我也不勉强,我就办了好多讲座,也跟同学们讲座,也请营养师跟他们讲解,然后也可以请营养师讲座分享给家长。最后我们收集,目前收集到,譬如说我们有一千八百个学生,回覆的有一千二百多,已经超过一千位家长以上是同意学校进行全体的健康饮食而会订餐。

所以这个情况,我相信我们一直在做,而且我的个性也比较有点随意,做得到的就机缘到了;做得还没有到位或者还不能进行的,它是机缘未到,只要我们不死心,坚持,最终这些愿望都能够一一的实现。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也请成德老师给我一些意见,谢谢。

成德法师:谢谢吴校长,他印证了「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他这是为千千万万的孩子,在他人生很关键的那几年,他尽力的来护念他们身体的成长。他在那几年又有好的营养,又有好的运动,他的体魄锻鍊起来,他的受用就是一生。所以现在看到吴校长,心里难免有一点遗憾,我们那时候校长也没有这样,不然我可能现在就更strong,更强壮了。我自己都有观察,父母真的很用心照顾自己孩子的,哇,那孩子都比他高很多,所以用心真的是有差的。谢谢吴校长,他的性情也是比较随缘,随缘但是尽力。

今天时间也到了,跟大家这节课反馈到这里,也感谢林校长的分享。

 

说明:

(1)、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2)、本站所发布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删除,微信:xsxyd6688;

福德智慧 » 《弟子规》建立和谐校园研习营(第十一集)推广《弟子规》之心得汇报 成德法师、林思伶校长主讲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