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学习分享 成德法师主讲(第四十六集)2022/5/30 加拿大温哥华
成德法师视频在线观看【点此选集】《太上感应篇汇编》学习分享【点此选集】
成德法师移动硬盘全套目录【点此查看】
成德法师音频机合集目录【点此查看】
诸位同学,大家吉祥。
我们接着看经文,我们讲到最后造恶的部分,「乙十六、不敬神明恶」,上一次我们讲到「春月燎猎」,接下来是「对北恶骂」。上一次我们有谈到「对北涕唾及溺」,这是很不恭敬。北方,尤其北斗星君这些神明所在的方位,都要恭敬。所以《汇编》里面讲到了,吐口水、擤鼻涕本来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北都算是有罪过了,更何况对北恶骂,那就更不可以了。愚痴的人被忿怒的心所控制、所驱使,做不了主,所以他就顾忌不到,但是却没有冷静想一想,我生气时想发泄,但触怒神明这个罪过又当如何?这个因种下去了必然要受果报的。所以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控制不住,那一天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要造不少业。
这里进一步《汇编》提醒,「世人口业有四」,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尤以恶口骂人最为严重。为什么?佛经上说道,凡夫的贪瞋痴三毒非常炽盛,尤其恚怒之火常被燃起,一旦接触境界就很容易生瞋恚心,愤怒之火就中烧,遇到因缘就会引起障碍,「逢缘起障」。所以说话时一旦发怒,恶语控制不住就冲口而出,瞋恚之火在内心里燃烧,这个行为就会造成损害面前的人,「痛如刀割」,使人家的心痛如刀割,造成很大的伤害,让人产生无量的苦恼。说实在的,伤到别人,当然也更伤到自己,所谓暴怒伤肝,首先自己的身体就受损,更何况瞋恚是地狱的因。我们待会会讲到堕地狱的十个原因、六个交报。
我们都念过「劝发菩提心文」里面说,「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地狱是真痛苦,佛所叙述的那个情境,这十个原因跟六个交报,这都是《楞严经》当中告诉我们的。后面也提醒,「假令众生,身虽无过」,他的身体没有杀生、偷盗、邪淫这些行为,但是不谨慎自己的口过,也会堕入恶道。我们都遇过,说这个人挺好、挺热心的,但是脾气大,后来走得也不是很好。我就有遇过同修,他说我外公人很热心,可是为什么他肝癌走了?后来我就问他,你爷爷脾气怎么样?他说我爷爷脾气挺大的。所以这一句提醒不得不慎。尤其《无量寿经》劝我们不能犯身口意三业,首先劝我们的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净土,心净佛土净,往生净土很重要的是清净心,但是一天假如不护好嘴巴,就会扰乱自己的清净心,甚至会扰乱别人的清净,所以必须谨慎口业,才能成就这一生的道业。
我们看举的一个例子,新安(在洛阳一带)有一个妇人,个性凶悍,自己没生儿子,很嫉妒小妾所生的儿子,每天到了黄昏,就对北恶口诅咒谩骂,她骂这个小妾。有一天黄昏,又向北方诅咒,忽然看到一颗流星堕到地上来,形体像斗一样大,而且声音响得像打雷一样,这个妇人被惊吓得生病。大家想,她诅咒别人好像很凶,其实她的心是虚的。大家不要看这个人好凶,人火气很容易就起来了,从身体医学的角度,他内亏得很厉害。就好像一般人内脏很健康,水很多,你火不容易起来;水都快干了,稍微一件事你整个火就控制不住了,都没水了,我们说阴阳,都没有阴了。所以有时候面对很容易发脾气的人,假如从健康的角度你应该体恤他,有时候他控制不住。所以她自己都虚了,很胆小,你看就把她吓坏了。
结果这个妇人吓出病来,「惊而成疾」,肚子就渐渐大得像怀孕一样。真以为怀孕了,等到生产的时候,却七天都生不下来。其实腹中什么都没有,后来经过忏悔才痊愈。我们也看到古人他行为很恶劣,但是都知道要忏悔,应该也是整个社会还是比较深信因果。
接着说到了,「夫赫赫神明」,要知道威德显赫的神明是无所不在,为什么只举北方?就是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我们也要懂得去体会,懂得不时能够体念鬼神森然罗布,就像《中庸》里面说的,「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有这样的一个敬畏心,这样就能心存畏惧,加强自己修行反省的功夫。等于是你情绪怒火稍微起来就要赶紧调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怎么可以让瞋恚心坐大,然后还骂人,还对着北方这样诅咒,这行为就已经是太偏颇了。
我们看下一句,「无故杀龟打蛇」。无缘无故,这应该也是瞋恨心太重了。《汇编》提到了,应世真人曰:一切物命都不可以杀害。所以佛门以不杀生为第一。《大智度论》有说到了,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的功德很大。「而龟蛇阴精应北方真武之宿,尤不可杀」,龟跟蛇牠和北方真武星宿相呼应,尤其不可杀害。真武之宿,真武是玄天上帝。我们高雄有莲池潭,大家不知道,就在我住的家窗户望出去都看得到。我们那个莲池潭就有孔庙,还有玄天上帝的庙,一尊玄天上帝就立在莲池潭上,他的左脚、右脚各踩了一只龟跟一只蛇。我当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踩一只龟跟一只蛇,刚好这两个动物跟他是相应,所以尤其不可杀害。而且这两个动物的灵性很高,如果无故杀害牠们,必会惨遭报应,所以仁慈的人常极力救护牠们,不只不能杀,还尽力在救护牠们。我们也见过放龟,把龟放生,你看那个乌龟频频回头来感谢。我们待会还举例子,回来报恩的。
岳州(湖南岳阳)有一个村民,他放干池水来抓鱼,捕获很多乌龟,居然把牠们的肉都剔除掉,载着龟壳到江陵(这是湖北长湖一带)来贩卖,赚了很多钱。后来回到家之后「遍体患疮」,全身开始长疮,痛得不停的在哀号,令人听了都不忍心,而且必须要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大的盆里面,别人用手在水中慢慢帮他搓揉,才稍微觉得不痛;最后搓到皮肉都脱落,他的骨头也露出来了。这都是跟他造的因相应。之前有跟大家提过,杀猪的人他临终前就跟猪要被杀那个情境很像。你看这个杀龟的人,他到最后也是「皮落骨露」,而且变成了龟形,变成乌龟的形状,全身龟裂溃烂而死。
这个是杀龟的恶报,而且这只是花报而已,他真正的果报在地狱,在三恶道。到了地狱还要经过饿鬼,再经过畜生,之后才能作人,而且作人之后这个命债就不好还。所以真正懂因果,不干这种傻事,你说他赚一点利润,对人生来讲都是过眼云烟,可是这个果报那就不知道是多少劫了。所以深信因果对世间人太重要了!大家有因缘就要把这些因果的故事供养给亲戚朋友。三善道消福报,在消福报当中很难不造业,我们其他的不说,光是杀业就不得了。
包含盗,现在也很严重。占人家便宜都是盗,占单位便宜也是盗。老法师常常讲到他的校长,也是我们周故院长的父亲,他是公务员,公家给他配一台车,办公事的时候才用,私人的事自己坐公交车。公家给他配电话也是处理公事才用,不然到街口公共电话去打。现在有这样廉洁的人不多了,但是不这么做那都会犯盗戒。
邪淫,现在造这些业的非常多。下礼拜有传统文化学习班,有一个发来的问题,她堕过十三个胎,我们看了都觉得,实在讲这个人过去生的福报也很大,一般的人不要说业报,就身体这么折腾还折腾得过来,她以前福报不够不可能。所以当人是很有因缘福报的,假如不知道伦理道德因果,真是太可惜,也是太可怜了。但是毕竟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人首先要深入经典,事非善恶他能判断,不然以这个人身会造很多业,以人身会做畜生的事情、地狱的事情。所以我们得珍惜得人身,天地人三才,要自重、要自尊。
我们看下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富翁,住宅旁有一棵枯木,将要把它砍伐、砍掉。结果梦见有一个人,而且还带领着大众,请求他宽延砍伐的期限,等到他们迁移完毕了再来砍。他睡醒之后就派人爬上树去看一下,见到树中有蛇,而且数量很多,数都数不清楚,这些蛇都盘踞在树里面,结果他看完之后居然命令放火给烧了。这太凶狠,这么多生命摆在面前,你甚至于想想有时候蛇牠怀孕了,那里面都有多少生命。以前古代都是规定春天不能入山打猎,这些规定就是怕多去伤害到怀孕的动物。
他造了这个业过了没有多久,他的家里面常常半夜就会看到好像有火飞进他们家里来,然后他们就赶紧要来救火,都看到火了,起来救什么也没见到。而且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了好几次,后来大家就见怪不怪了。有一天晚上,他有一个婢女不小心遗落火种在柴火里,结果就烧起来,家里人就以为跟以前一样,不以为然,就都是酣睡,都没有人起来。等到发现不对劲,来不及了,全家都被火烧得精光。可能全家都烧死了,因为他种的因就是把无数的蛇全烧死了,他感这个恶报。而且我们看杀龟打蛇的果报来得特别快,这两个例子也是说明。
下一个例子,刘彦回的父亲担任湖州刺史,湖州在现在的浙江吴兴这个地方。有人从白银坑来的,献上一只大乌龟,并且说吃了这只乌龟的肉可以活到一千岁。很多人吃众生肉都觉得好像进补,让自己更健康长寿,这都是不明理,都是没人跟他讲佛讲的三种布施,有人跟他讲,他只要听过了,就比较不会干这种傻事,哪有可能伤害众生的生命最后得长寿的?这不可能的。
他的父亲很仁慈,就暗中叫人把乌龟送回原地去了。这个「密送」,就是古人心地很柔软,毕竟人家好意送给他了,他也不很张扬,怕逆人家的心意,暗中送回去,不让他送的人不高兴。后来他的父亲过世之后,刘彦回做了房州的司士(房州在湖北房县),在那里的时候忽然山洪暴发,平地积水数尺之深,他全家无路可逃。忽然有一只大乌龟在前面给他们引路,所走的地方都是浅处,所以全家得以脱脸。那天晚上就梦到一位白衣人跟他说道:「余乃而翁所送白银坑之龟也」,我就是你父亲送回白银坑的乌龟,特别前来报恩。你看这乌龟的灵性多高,而且我们觉得牠们很厉害,牠们都可以预知灾难的情况,时间抓得这么准去救。现在对自然灾害反应最慢的有可能是我们人类,我们的欲望太重,不然你看动物在大灾难来前很多牠们都能感知到。
下一个例子谈到了唐朝的孙思邈,孙真人。他是药王,孙真人。他有一次上山,见到村民正在打击一只青蛇,他于心不忍,将蛇买下放生。过了不久,有一位少年人前来迎接他,把他带到一处王宫,有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出来迎接他,然后跟他讲,昨天我的小儿子遭遇灾难,幸好先生救了他,所以我就派长子去迎接你来此地,略表心中至诚的谢意,「略摅谢悃」。接着就把他引至深宫里,有一个贵妃就带着一位青衣小孩,就是这只青蛇,前来叩头谢恩,再三感谢。而且还邀请孙真人在宫中停留三天,所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的美食,而且丝绢珠宝玉石这些宝物无所不有,都要送给他,但孙真人都推却,没有接受,只取上帝颁给龙宫的三十仙方(三十个药方)回家。所以这只小蛇是龙王的小儿子。孙真人用此仙方救活了许多人,现在传世的《千金要方》,原来就是孙真人从这个三十仙方里面得到的启示。所以心地善良都可以跟不同维次空间,你看龙宫,这个药方还是天上的,都可以结上缘。这是救蛇、救龟得到殊胜的果报。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如是等罪指的是我们「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到最后「杀龟打蛇」,所讲的所有这些过失假如犯了,掌管的神明司命之神就会随其所犯的轻重来夺取他的寿命。纪是指十二年,算是指一百天,算尽了就没有寿命,就死了。如果死后还有罪过的话,那就会殃及他的子孙。
接下来这一段文有诠释到善恶报应真的是如影随形。我们看接下来说到了,「经云」,佛经上有说道,造业是从起心动念来的,心又由业力,被业力牵引而显现作用,因此业力牵引着心识投胎而招感形体,这里讲的「业引心而受形」。所以人来投胎其实都是业力做主,心是随着业力的果报而现出境界,就像影子随着形体而显现曲直有所分别,犹如响会应声,但回应的大小各不相同,就好像是随着自己造的业现不同的身形。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造不同的因呈现不同的结果。所以这里是用如响应声、如影随形来做比喻,而且毫厘不爽,一丝毫的报应都不会有差错。
至于说到「殃及子孙」,这也是贯通三世的论断。总而言之,报应之事远在儿孙身上,近在自己本身,这是非常明显不会有差错的。因为世人积累恶行,行为诡诈,伤了上帝好生之德、好生之心,然后也违背祖宗保护的善意。因为我们身为人应该都希望后代子孙好,可是我们造业了,伤上天好生之心,为人祖先或者长者应该都要顾及后代才对,可是我们做坏事就违背了这分慈心,所以就招致子孙生活艰难,甚至于可能宗嗣血脉都有断绝的果报。古人其实都会考虑这些的,有一念而伤天地之和,有一言而触鬼神之怒,有一行而酿子孙之灾,都应该戒慎恐惧。
这里有提到了,「或归之命数」,有些人把它归咎是命数,有些人将它推托给先天禀赋。这里感叹,「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草木禽鱼」,上天都不忍心牠们受到灭绝,他有好生之德,何况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怎么忍心戕害他的子孙?人如果不是造了极恶,不可能最后的结果子嗣是灭绝的,实在是造得太恶了,上天才会降这样的果报。
其实成德也有刻意在观察,比方说有见到果报很不好的人,其实他果报现前以前,他身边亲戚朋友一定有人劝过他,是他没有接受。我有刻意观察过,因为自己很相信佛菩萨同体大悲,甚至于我们念过《地藏经》,好多天地神祇都很慈悲,甚至于都是菩萨化现作鬼王来护念众生,有的还护念刚出生的人。上天确实是有好生之德,都是做到了极恶才会有这个结果。恶报没有报完会连累子孙,我们说父债子还,这也是人世间的道理,这也是正常之事理。
我们看隋朝杨素,他劝立隋炀帝做太子,把他的大哥换掉了,这么一做就危及隋朝的皇室。结果他的儿子杨元感竟然被隋炀帝所诛杀了,其子元感被隋炀帝杀了,可能他就绝后了,因为他危及了一个皇朝的安危。李勣,唐朝的李勣,劝立武则天为皇后,因此就把唐朝的命脉给断了,到了他的孙子徐敬业,也被武后给灭了。而且当时候武后武则天还削去了他祖父的官爵,就是连李勣的官爵都把它削掉了,而且还毁坏他先人的坟墓,你看这个果报到他孙子的时候就现前了。
这些例子都是殃及子孙,这应该说「君以此始,亦以此终。出尔反尔之报,固不可诬」,君以此开始,也以此终了,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在《大学》里面也都彰显这个义理,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都是因果报应,本来就是真实不可以扭曲的,然而现在的人大多只看眼前,见到某人作恶多端居然没有事情,于是就说老天爷没长眼睛;见到某人作恶却家道兴旺,于是就说作恶也可得福,因为他只看眼前就下断言。所以人这个我见不能太强,自己看错之后可能会误了自己一生。
这里进一步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就有讲到这个道理。而这个「余」字的意思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从我们自己的身后推算,所指的就是子孙,哪里只是现世的报应而已?
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所谓余殃祸及子孙也只是惩恶劝善的用意罢了。如果孝子贤孙能够修心养性,立命安身,多积累善功,来追赎前人的罪愆,以宽免自己本身的责罚,这又是太上所深切盼望的。了凡先生有提到,「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善恶报应它随时可以因为断恶修善改变。《了凡四训》也讲:「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所以它也不是不变的。用现在的话,善恶果报每天都有加减乘除,你积的善大了,乘,福报可以增加几倍;造的是恶事,除,有时候讲一句很狠的话,造成人家很大的伤害,一言折尽半生福,半生的福报就因为这个狠话都折掉了,这就是除掉了。
太上还是希望人能够勇猛精进来修善,转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可以利益到祖先、利益到后代。我们看《地藏经》里面婆罗门女,她的母亲造多大的业,已经堕到地狱去了,可是她精进修行,又遇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导她念他的名号,称佛名的功德太大了(《地藏经》里面还举到称佛名的殊胜),结果她母亲就从地狱升到天上去了,之后还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现在也很有因缘,都可以参与不管是现场还是网上三时系念法会。很多人没有这种缘,我们有时候这种缘很容易来,那种珍惜感不够。像我们华藏双溪小筑开放,在线都可以写牌位。他们已经做了七个百七,到明年十月圆满。成德也很感激他们,尤其都是我们出家法师主法。因为先父往生,悟道法师还有法师们都很关心,有邀请成德上山去,我们当然要亲自去做。也了解到当地的政府都很支持,疫情期间都很宽松。因为当地这样做三时系念,以前那个地方常常发生车祸这些事情,后来做了之后几乎没有再发生,当地政府感觉到了,也特别支持。三时系念就是以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为主,这个超拔祖先的功德力是很强的。
接下来文比较长,把我们现前所有这些结果的原因给我们点出来了,也把六道尤其是三恶道的因给我们讲出来了,最后尤其讲地狱的因比较长。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我们就不细讲,我们把这个文念一下,「按佛经因果受生之说,一曰天道,二曰仙道,三曰阿修罗道,四曰人道,五曰畜生道,六曰饿鬼道,七曰地狱道」,这是在《楞严经》上说的。「夫天、仙、修罗」,这属于善道,「因属积感众因;人畜四道,尤是业缘定报」。
「故尝就此而细考之:其曰人道者,人者忍也,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所以要得人身也要懂得忍辱。「由昔在因之时,心心欣乐」,为什么能得人身?他心心欣乐「修习五常五戒,行中品十善」,才能感得人身。
「经曰:为人豪贵,或为国王,或为长者」,他得这样的果报,「从礼事三宝中来」,他有种这个因,恭敬三宝;「为人端正,颜色洁白,姿容第一」,相貌庄严,「从忍辱中来」,什么事都没有离开因果;「为人精进,无有懈怠,乐为福德」,很乐善好施,「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这个人很安详,做事很谨慎,「从禅定中来」,所以会观察的话,一个人过去生修行的功夫可以在他这一生看到一些;「为人才明,了达深法,讲说妙义,开悟愚蒙,闻其言者,信为珍宝,从智慧中来;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人的音声也是修来的;「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这都是正面的。
我们现在看接下来说了,「为人多怖」,常常会觉得恐怖、紧张,「音声嘶破」,声音很粗,大家注意看声音粗的人都比较劳碌命,「从地狱中来」;「为人暗钝,懈怠多食,语不明了,又复怯弱,乐友痴人」,交的朋友都是比较不明理的,「偏喜黑暗」,喜欢待在屋子里面,不喜欢晒太阳,「从畜生中来」;「为人不洁」,不喜欢洗澡的,「从猪中来」;「为人凶恶,从蛇蝮中来」,因为都还带着前世的习气;「无廉洁心,从狗中来;很戾自用,从羊中来;好美饮食,恣杀物命,无有慈心,从豺狼狸鹰中来;不能安详,及不忍事」,就是很难定下心来,面对事情很没耐性,「从弥猴中来」,这我不好太解释。
「又云:为人修长,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好瞋恚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獃愚,不教人故」,没有做法布施,得愚痴;「短命多病,好杀生故」。这一点我有体会,我前辈子应该是好杀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的,过去生的习气,幸好师父慈悲,我们能够闻佛法,不然我的生命线断了好几截。「无有资生,恒苦贫困」,为什么?以前「好偷盗故」;「无有子息」,没有孩子来继承,「乱人妻故」;自己这一生子女淫乱,「乱人室女故」。
成德当时候在跟同学们交流《十善业道经》,都有讲到你行十善得什么果报,不邪淫,你的眷属和合。我在讲《十善业道经》的时候,常常都想到自己的父亲,我们家庭这么和乐,那是父亲持戒的功德。因为我父亲是一生都在商业界,在银行界,你看在银行界又当到主管,接触的可能都是当官的,或者是企业界的人,但是我父亲很少应酬,都是回家吃晚饭。我记得当时候我小的时候台湾电视上会有一些公益广告,其中有一个台词我印象很深,叫「爸爸回家吃晚饭」。我当时候想,我爸爸都会回家吃晚饭。我小时候的悟性比较差,后知后觉,后来才知道原来很多人的爸爸不回家吃晚饭。我真的都是后来后知后觉,上了高中听到有一个同学说他父母离婚了,我吓了一跳,因为在自己的家族里面连夫妻吵架都没有见过。我父亲有五个兄弟姐妹,没见过我这些叔叔、姑姑他们夫妻吵过架的,这真的都是果报。
「鳏寡孤独,虐遇子女故;为人飢饿」,常常会有遇到飢饿的果报,因为以前「好独食故」,有吃的都是自己吃,不供养给别人;「为人奴婢,负债不偿,不礼三尊故;为人丑恶,遮佛灯故;生水牛中,为官酷虐,刻薄小民故;生麞鹿中」,你看鹿一有什么声响牠就很惊恐,赶快跑,因为以前种了什么因?常常吓人,「惊怖人故」。讲到这里今天我要去忏悔,小时候都躲在一个地方,人家一走过来,「啊」,跳出来吓人,种了这个当鹿的因,要赶快忏悔,不然「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生诸龙中,好调戏故」,所以不能乱开别人玩笑。当然自己自我幽默幽默可以,不能不尊重别人拿人开玩笑。我都见过有人都养成习惯了,一开口就开人玩笑,这样很不好。「身生恶疮,疗治不效」,怎么治疗都没办法,因为「鞭挞人故」,以前造了这个恶因;「人见欢喜,对人欢喜故」。所以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有时候是这一世就现殊胜果报,有时候是来世、后世现这个果报。「人见不喜,对人不喜故;官司囚系,杻械在身」,这一生遇到这些官司,甚至于还被关到狱里面,因为「笼闭众生故」,所以不能乱抓众生来把人家关起来;「为人吻缺」,嘴唇缺一块,「好钓鱼故」;「生裸形国」,生到这样的国度去,我们地球上也有类似的,不穿衣服的,「轻衣唐突佛精舍故」,到佛精舍、到佛寺都穿得很随便,感这个果报;「生马蹄国,着屣践佛地故」,就是到佛寺去鞋子也穿得很随便。我们以前在台湾,国民须知,到公共场合不能穿拖鞋、不能穿短裤的,我们小时候都有这个记忆。「生穿胸国」,因为「布施作福」,但是生后悔悔心故。
「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悯者。」没有遇到佛出世,没有闻到正法,都在六道轮转,尤其在三恶道待的时间是最长的。
接下来提到恶道,到底是种什么因才会感畜生道?经文提到了,「畜生道者,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人畜养,故名畜生。由昔在因之时,愚迷贪欲,作下品十恶」,他种了十恶业下品,「感此道身」,感畜生道。「经曰:鬼业既尽,方生世间。」在鬼道几乎看不到阳光,出生人间畜生道还能见到阳光。方生世间,「与原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大家注意,畜生道几乎没有好死的,很少见,都是横死的,要不被宰来吃了,要不在森林里面这种互相吃来吃去的,迭相吞噉,畜生道也很可怜。「此等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愚痴感得的畜生道,「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如果能够证悟到菩提本性,了知这些虚妄的业缘本来是没有的。《金刚经》都是在指导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这些都是虚妄的恶缘,然后我们不再造这个恶因。尤其我们念佛的人,赶紧持这一句万德洪名,让它念念相续,哪怕我们过去生有造三恶道的业因,它就不会起现行了,我们就不随业流转,能够跳出去轮回了。
我们看接下来讲饿鬼道,「此鬼类,羸瘦丑恶,时贪一饱」,他长处飢饿,只想着能够吃东西,「恒受鞭挞,填河塞海,受苦无量。由昔在因之时,悭贪为性」,因为悭贪才感饿鬼道,「谄诳为心,作中品十恶者,感此道身」。「经曰」,这饿鬼道的众生,「是诸众生,皆以纯情堕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此等皆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证圆明,本无所有」。
接下来讲「地狱道者,谓在地之下也。然此地狱,其量大小不同,其寿延促各异」,地狱分好多,十八层,那只是大分。「其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劫数不同。其最重者,一日之中,万生万死」,而且还要经历用劫来算,「经劫无量」,堕下去无量劫那么长。「由昔在因之时,其心念念贪瞋痴,造极恶业,作上品十恶者,感此道身。」
「经云:此等皆是众生自业所感」,因为「造十习因」,所以受地狱果报,「受六交报」。这都是《楞严经》的经文,尤其讲到地狱讲得特别细,经文比较长,大家自己找时间好好去深入,我们就讲十习因第一个跟六交报的第一。我们去感受一下,真的体会到地狱是我们自己造业感召来自心所现的果报,从这些经文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就像章太炎大师到地狱去,他看不到抱柱地狱,因为他没有造那个恶因。
地狱的十个习因当中,首先第一个,「一者,婬习交接」,淫欲的习气因交接而有了业,发为现行,互相摩擦,摩擦不停,「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所以地狱那些火光也是我们心现的,「于中发动」。这里有比喻,「如人以手,自相摩触」,煖相就现前,热火就现前。「二习相然」,淫欲的种子尚存,遇到这个境缘现前,而且我们还有过去生淫欲的习气,然后现在又遇境界又在造了,新旧的种子交汇在一起,二习相然,这些种子炽盛到极点,「故有铁床铜柱诸事」,就会现出铁床铜柱地狱这样的景象。亡者的神识看到了一个铜柱,形状犹如很高的火山,铜柱之下有大猛火,火上有铁床,床上有刀轮,又有铁嘴虫、铁嘴鸟。这里是提到如有灭伦常、伤风化的恶行的,或者不合时、不合地犯了邪淫的人,死后就会在铜柱的顶上被猛火烧他的身体。在惊惶恐怖之下,看见铁床上有美男子、美妇人,这都是业力现的,于是心生爱欲,就从铜柱上滑下来,滚到铁床上面,实时他们的男根、女根发出火焰,那些铁嘴虫、铁嘴鸟会钻进男根、女根,走出走入,如是一日一夜间死九百亿次。「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我们在了解地狱的相,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可能骗我们的。为什么说若知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真正了解地狱的苦,没有人愿意去的。连阿罗汉,他都证阿罗汉果了,想到自己之前堕地狱的景象都流血汗,可见那个苦。一日一夜死九百亿次,又生九百亿次,可见淫欲之报虽然是由心所现,但是是痛苦到了极处。这里提到,「十方如来,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十方的如来,「色目」是指他在形容,形容行淫的情况叫做欲火。菩萨他知道淫欲的果报太惨烈了,菩萨畏因,所以他见欲,见到这种邪淫,这种会起欲的境界,如避火坑,赶紧远远的避开了。所以孔子教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十习因第一个,后面还有讲了九个点。
六交报,起这些果报的境界。我们看一下九百二十六页,「一者见报,招引恶果」,见报所招引的恶果。在致业报方面,临终之时,首先见到十方虚空都是猛火,这是他见。我们看第二个是闻报,所以到地狱里面去见到的、闻到的,听闻的或者鼻所嗅的,你看这里讲的「先见毒气充塞远近」,闻到的全部都是毒气。见报里面都是猛火,《地藏经》里面都有叙述到这些情境,亡者的神识乘着火烟之气冲上虚空,又堕下来,一直堕到无间地狱去。入了无间地狱之后就有两种情况,一是明见,能尽见种种恶相,如火蛇、火狗、牛头马面之类,生起无限的恐怖;第二是暗见,除了昏天黑地之外,寂然一无所见,统统都是暗的,也是生起恐怖的心。而且在见报当中,见到这些火,它烧眼根就变成铁的火床、铜的火柱;烧耳根就变成整个滚烫的水跟火的铜汁;烧鼻根就变成乌烟瘴气,红焰满天;烧舌根就变成火的铁丸、火的铁汁;烧身根就变成热炉的灰、红炉的炭;烧意根就变成火星四射、火满虚空界。这是六交报,我们举一个来说明。《楞严经》里面对地狱叙述得这么仔细,我想也是让我们对地狱的恐怖生起高度的敬畏心,进而不去造地狱业,这也是佛的慈悲。
我们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有许多蛮横霸取他人财物的人,司命之神就会估计他的妻子和家人的状况,来让他遭受相等的报应,渐渐至于死丧;如果罪不至于死丧,也会有水灾、火灾、盗贼、遗失器物、疾病、口舌等事情发生,以做为妄取的相当报应。这可能要连本带利还回来了。
我们看一下九百三十页,唐朝邢璹他奉命出使新罗(是现在的韩国),他出使完回程暂住在辽宁炭山,结果看到一百多位商人,运载几艘船的货物,而且这些货物价值数十万缗钱。他看了起贪心了,袭击他们,将他们全部杀掉,夺取财物。到了他的儿子邢縡,与当时候的王鉷谋反,结果被朝廷处死,而且谋反应该是要连带诛九族,我们看妻子家口统统都被处死了,没有一个存活,因为他造了这个业因,所以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
下一个例子,韦公干在当琼州,这是海南琼山,他在当琼州牧的时候横取许多民财,结果他到任期满了返乡途中,他所乘的船只在水上翻覆了,财货全部流失,只有身体幸免一死。他的罪还不到死,但是他的财物都没了。
吕师造在当池州,是在现在的安徽贵池,在当池州刺史的时候,也是侵夺百姓的财物,他满载而归,忽然间大火焚毁了他的财物(这是水火盗贼当中的火),只剩下船只和人一点也没有受到伤害。
宋朝的丁谓被贬官到了珠崖,也是在海南省,财货被盗贼所劫,全部都失掉了,他自己过了不久也死了。
马襄个性很贪婪,他做西川漕司,在现在的四川,正好遇到刘盱叛乱,马襄就将府库的金子沉入井中,等到叛乱平定后,再到井中取金,完全找不到了。
胡应桂和陆一奇两个人串通引诱官家的子弟去赌博,从中骗取他们家中的钱财。忽然胡应桂瞎了一只眼睛,陆一奇跛了一条腿,两个人都变成残废,可能也去看医生花了很多钱,最后一生都是贫困,因为他们都横取人财。
强怀仁贪婪横取而致富,结果就感来不肖子,喜好赌博、嫖妓、游荡,而且他们家没有一天没有口舌争吵,而且诉讼缠身,不到十年家产都耗尽了,变得穷困潦倒,子孙都没落了。
以上都是横取他人钱财,随着他遇到的事显示了报应,以适当得到他相当报应的案例,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邢璹一家大小死丧的案例。要知道世上的确有不易明白的事理,但上天绝对没有不回报的条律。世人纵使能巧妙的运用计谋,但上天却更巧妙的给予报应。所以应该引以为戒,因为三世因果它是交错的,要完全把因因果果搞清楚确实也不容易,但是我们要坚信。
在孔子那个时代,有一户人家的黑牛生了小白犊,很惊奇的事,就去问孔子,孔子说吉兆,结果不久这户人家的父亲眼睛瞎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黑牛又生了小白犊,人家又去问孔子,孔子说吉兆,过了不久他儿子眼睛瞎了。诸位同学,这个时候你相不相信孔子说的?之后,因为他们是宋国人,结果楚国人侵略宋国,楚宋打仗,楚国是大国,宋国是小国,宋国很多男子全部都被征去打仗,死了太多人。他们父子眼睛都瞎了,不可能上战场。结果这一场仗打完,父子的眼睛都复明了。所以有时候不能看眼前的情况,也不能因为看了眼前的情况对因果报应怀疑。
接着又说道:「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冤枉杀人就像换取刀兵相杀一样,因为这个果报也会回到自己的身上。这里有提到,哪些都是枉杀?提到第一断狱,冤枉别人,误杀人;第二带兵打仗,藉机烧杀掳掠这些;第三用药,庸医杀人;第四破孕,打胎;第五衙门恶吏,这样就会横取虐待百姓;第六风水害人;第七庸师误人,误人子弟。这都是枉杀人者,果报都不好。
后面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故事也很奇妙。宋朝有一个禅师,年少的时候喝醉酒,跟人争夺财物,结果失手把对方打伤了,打得太重,那个人死了。他自己很害怕,逃到很远的地方躲起来,而且剃发出家,勤苦修行,然后就明心见性了,成了大禅师,追随他学法的弟子有数百人。当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忽然有一天沐浴更衣升座,对着大众讲,「你们待会不要动,也不要说话,看老僧了结四十年前的一桩公案」。结果大家坐到中午,突然看到一个武官冲进佛寺里来,武官一看到禅师就拉起弓箭要射他。禅师就合掌说:「老僧等你很久了。」武官也很惊讶,说道:「我与和尚素不相识,我怎么一见面就想杀你?」禅师就说了:「欠债还钱,这是很公平的交易,只请你快点下手,不必迟疑。」讲完禅师回头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死后你们要延请这位居士吃饭,饭后送他回家。如果有半句瞋恨责怪的话,你们就是违背天理、背师叛道,就不是我的弟子了。」
禅师这么讲,这武官就更疑惑了,就坚持叩问禅师,这到底怎么回事?禅师说:「你已经是第二世的人,所以忘了前世的事,我还是同一世人,所以没有忘记。」因而把从前发生的事告诉他。这位武官不识字,忽然就大声吟唱说:「怨怨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说完之后,手上拿着弓箭,站着不动就往生了。然后禅师也离开讲座下来,还替这个武官剃度取法名,帮他更换衣服后入塔,然后自己也盘坐,道别众人坐化了。
要知道杀人于四十年之前,偿命于四十年之后,索偿生命虽然迟了一些,但是还债的事实则是不变。当然这是一个杀业现的果报,但是这个缘把它转成法缘。幸好两个人都是具有大根机的人,所以能够在冤家路上正面相逢时,本来是恶报相向,反而成了好的因缘。这个武官以死来逼迫欠他命债的人,却能因此而修行证道;禅师这般等待催促他的债主,能够圆满的解冤释结,实在是千古难逢的胜缘奇事。而且在场所有的人我看可能这一生成就的不少,因为看到这个终身难忘的例子。如果不是真正证得真理大道,或者是这位武官没有根机,必然不肯放弃命债而不取禅师的命,那么杀人与自杀没有两样道理,这也是要受业报的。所以有修行功夫真的能够转恶缘成法缘。
接下来讲:「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飢,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夺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像吃毒肉来解飢饿,喝毒酒来止渴一样,不但不能暂时填饱肚子,死亡很可能随即就降临了。
我们再看下一句经文:「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心念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看到这个事例很能够说明这个真相。
九百四十页,以前有一位元自实,非常痛恨一个姓缪的朋友,因为他忘恩负义,五更时分想前往缪家杀掉他。他路过了一处庵堂,庵堂的主人轩辕翁早上起来诵经,看到有数百个奇怪的鬼跟着元自实前往,跟在他身边,而且各自手持刀斧,样子非常凶恶。过了不久他再返回的时候,跟着他的都是戴金佩玉,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拥着,非常温和愉悦,应该都是一些天神。轩辕翁就召问他,元自实回答,缪某负我恩情,我本来想去杀了他,但到他家门口想到虽然他负恩于我,可能是到了他们家看到他的妻子、老母亲,所以心里想,他妻子是无辜的,而且上有老母在,杀了他一个人等于杀了他一家,他于心不忍,转念回来了。轩辕翁就把他看到的情况给元自实说了,而且恭贺他,你的所作所为神明已经知道了,将来必定有优厚的官禄。元自实于是勇猛向善,而且不断精进行善没有停止,果然登第,官至卿相,而且后代子孙也都挺好的。
这个事例就彰显了心起于善,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最后期勉大众,「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吉祥的人他能够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必有大福现前。
我们读这个经文,事实上人一天可以造很多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去讲,那就不止三善,所以改造命运不难。凶恶的人他假如以恶心,语恶、视恶、行恶,一天就造很多恶,三年下来不知道折了多少福,灾祸就很难不降临。所以太上勉励我们,「胡不勉而行之?」
我想我们也珍惜太上老君的教导,也珍惜《汇编》应该汇集了很多祖先他们的慈悲护念,我们知缘惜缘,好好提升自己,成就自己,这明明德;我们学习完了,把所学到的我们也去利益有缘的亲戚朋友,亲民。当然,进一步共结西方的缘,因为只有了脱生死轮回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师长给我们很重要的教导,在这个时节因缘,我们扎好三根,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之后进一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因为扎三根,我们语善、视善、行善,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我们有落实净业三福的第一福,我们就有往生的基础。我们不求这个世间的果报,所行一切善,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净土,那就都是功德,我们就不枉费得人身、闻佛法,也不糟蹋跟所有亲戚朋友的缘分。
这节课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1)、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2)、本站所发布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删除,微信:xsxyd6688;
福德智慧 » 《太上感应篇汇编》学习分享 成德法师主讲(第四十六集)2022/5/30 加拿大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