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学习分享 成德法师主讲(第四十四集)2022/5/26 加拿大温哥华
成德法师视频在线观看【点此选集】《太上感应篇汇编》学习分享【点此选集】
成德法师移动硬盘全套目录【点此查看】
成德法师音频机合集目录【点此查看】
诸位同学,大家吉祥。
我们上一节课讲到「损子堕胎」,这对现今的人相当重要的提醒。现在的人假如不明白道理,有可能做的这些事一件都折尽他半生的福报,所以圣教的宣扬可谓刻不容缓。在二O一O年,刚好师长在香港,当时候是胡妮妮居士发起修学六和,我们念的「六和敬祈祷文」就是当时候的因缘。师长在指导当中就有提到,现在这个社会归二狼神管,财狼、色狼,可见财、色对于人的一种影响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所以扎三根非常重要,人有这些根基,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积功累德;不懂这些道理,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可能都在种严重的罪业。我们透过学习明理了,我们也是自觉觉他、自爱爱人。
上一次讲到贵溪这一位县令,他救活很多可能被溺死的女婴,所以他得到的福报非常大,子孙俱盛,都很显贵。
下一个例子是郭印,这是宋朝成都人,政和年间的进士,他喜欢山水,所以一直做着县令的工作,不求升官。其实人宁愿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能把这个世间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做个一件、两件,这人生很有意义。去追求财色名利,这都是过眼云烟,梦幻泡影,所以要做能够留得下来利益子孙、利益后世的事。
他的女儿叫郭引凤,相信在他的身教之下,他女儿应该也是比较接近自然、心地善良的。被两个鬼卒追摄,就是追摄魂魄,鬼卒带着她的魂魄遍历十八狱。到最后一狱,「有王者坐殿上」,有一个冥王坐在大殿上,下面列了数百妇人,她们的旁边(这些妇人旁边)都有小婴儿,「抱足号叫索命」,给妈妈索命。原因有很多,有些因生女多而溺死者;有因家贫生然后没有很好的养育;有些是因为妻子妒忌妾生子,就是嫉妒她有身孕,结果就把胎儿给堕掉了;有的是私胎自毒,自己做了不合礼的行为,然后私自把胎儿毒害了;有一些因为争吵斗殴,碰触到而害死胎儿;「有因怒儿啼哭打掷至死」,因为孩子啼哭生气、殴打,掷就是丢了,丢摔致死。这个事情现在都有,当父母的忍不住脾气,情绪失控造成小孩致死的。
这个举例真的我也有点……举这些例子实在是令人很遗憾,不举了,大家应该在一些新闻上都有看过。人现在情绪起来,居然能到伤及自己亲生骨肉的生命。从小养成脾气,确实是家庭教育应该反思的。当然我们自身也要以调伏瞋恚心为修行的一个重点,才不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或者因为看顾小孩不小心,然后小孩死于非命者。我都有认识的人,同修的孩子帮人家看小孩,也是不谨慎,最后小孩死了,之后都要判刑。
这位冥王一一审问、诘问,这些妇女统统都是手铐脚镣,而且她们的身体看起来都是枯瘦得非常可怜。当郭引凤回到阳间,就把所看到的情况告诉她父亲,她的父亲因而用大字书写在天宁寺的墙壁上,来警诫世人。这位官员也是很慈悲,他的女儿有因缘看到堕胎之后的地狱果报,赶紧把它写下来提醒世人。
我们看下一个故事,有一个妇人叫杨阿剩,自幼就贫穷又多病,到了晚年更加的狼狈,「益」是更加。临终她自言自语讲道:我前生本来是一个医生,但是失于详审,在看病的时候没有很仔细的问清楚病情。有一个妇人自称病蛊,自己觉得好像是病蛊,蛊是养那个有毒的,是不是因为这样致病了。而这个妇人她是有怀孕了,她当医生没有分辨到她已经怀孕了,「遽以芫花酒下之」,芫花酒本身是有毒的,「妇人与腹中二子」,怀了两个孩子都死了,我一举杀了三人。阴间的官给我的罪罚,给我的处罚让我下地狱受苦,期满后又受女身,这一世已经是第三次回到人间,第三次做女子。然后「世世恒为贱隶」,世世都当低贱的奴隶,而且长年都要受到飢渴的困苦,常生病,很少安康。可以告诉世间当医生的人要以我为戒,讲完之后就死了。
这些事例都很可贵,因为人有时候只知众生畏果,看到世间的人受果报都觉得好痛苦、很可怜,但往往忽略了因出在哪里,这些事例都警惕人不要造这样的恶因。当医生要很谨慎,要有菩萨心肠来行医。
下一个例子,文昌帝君说道:儿女不孝顺父母,「自有天条诛戮」,有天律来处罚;「无罪杀儿」,儿女没有罪,父母却把他们杀死,这是杀天下的人民,杀天下的百姓。而且「人欲杀儿」,父母做杀害儿女的事情,为何自己不肯节欲,竟然敢杀人不顾天理?「今世若此等人,安能保其无有?」现在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很难根除这些事情。帝君说道:「吾观酆都受罪者,犯此甚多,急同省悟,毋速天谴。」在酆都里受这种罪罚的人很多都是因为犯堕胎,所以大家应该赶紧快速的省悟过来,不要再加速遭到上天的谴责了。
下一个是「戒溺女歌」,这是何龙图这位读书人,这一段文很长,都是提醒不能杀害女婴。当中举了很多的例子,大家有时间可以自己看一下,举了很多至孝的女子,那种孝顺不亚于男子,甚至于超过男子,就像我们熟悉的「缇萦救父」,包含「杨香扼虎」,父亲被老虎咬住了,她不顾生命过去救父亲。所以应该爱护女婴,好好把自己的女儿养育好、教好。尤其最近跟大众在交流《天下太平之根本》,就是能教出好的女子,她以后必是好的太太、好的妈妈,那天下就出圣贤人。
我们再看下一句:「行多隐僻。」「隐僻,非止一事」,不单指一件事而已。例如「奸」,奸诈;「盗」,偷盗;「邪淫等类」,凡不可与天知的、不可对人言的都算在内了。佛门的教导,包含儒家的教导,也都是让我们在起心动念处要对治恶念,在没有人的地方都要懂得自律,所谓慎独的功夫。《格言别录》里面也有讲道:「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这里进一步提到,隐僻的事其中比较严重、比较大的,那就必定是有关淫秽的事情,所以太上老君把它写在损子堕胎之后,实在是有道理的。
接下来举的例子也是跟邪淫有关系。明朝冒起宗先生说道,在浮梁这一县北,在现在的江西鄱阳东北方,有一位张明三,他随他的父亲到琼崖上任,在广东西南,刚好他们住的官舍跟李指挥是邻居。李氏他的两个女儿都很漂亮,张明三就跟这两个女子私通。结果他要回家,就「潜携二女舟中」,把这两个女子就一起带走,一起坐船。「将渡海」,李指挥他就「追急」,来抓他,追赶他。张明三觉得计穷,无计可施了,就急忙把这两个女子都推落到水里,都淹死了。后来过了十年,「明三患腰痛」,腰很难受,就找来孙医生帮他治疗,给他开药服用之后比较改善,好转了。当天晚上这位孙医生就梦到在里之梅这个地方捕鱼,海水中有两个女子裸体走过来,然后抓着孙医生的衣服说:「我是琼崖人,我们是来为张某治病的,你怎么可以抢夺我们的功劳?」说完就将孙医生拽入水中。孙医生就惊醒过来了,而且汗流浃背,这个梦是很恐怖的。
隔天早上就将这个梦境告诉张明三,张明三听完自己捶胸就感叹:「业至矣,吾其殆乎」,业报已经到了,我恐怕就要死了。其实他做了这么恶的事情,做完之后也没有忏悔改过。所以人真的是要良心发现才能善根发动,不然业力一发动,想要扭转就很困难了。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他的业报到来了,果然超过一个月多一点他就死了,「逾月死」。
「此男女之行多隐僻,而交受其报者也」,这是男女之间行多隐僻,而交相受到报应的事例。张明三和两个女人最初暗中私通,而后又暗中相携逃亡,两女竟死于明三之手,明三又死于二女之鬼魂来索命,「可谓报之至巧而不漏者」,这个报应是非常巧妙,而且没有疏漏。最后讲到了,「大抵奸人妻女,害人功名,此二事最多隐僻」,大概奸淫他人的妻女,陷害他人的功名,这两件事是最多隐僻的,也是最伤害天理良心的。所以淫人妻女者得到的果报,「妻女必为人淫」。《朱子治家格言》还提道,「见色而起淫心」,还没有行为,但是「报在妻女」。从念头上都要能尽力的去调伏这些邪念。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念头本身都是存在力量的,它都有一种磁场在。我们当父母、当长辈不要想反正我又没有做出来,我又没有说出来,都有影响的。
「害人功名者,功名必为人害」,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大学》里也提醒,「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天道好还。所以俗语说了:「暗室亏心」,在暗室中做亏心事,但是「神目如电」,神明的眼睛就像雷电一般照得一清二楚,怎么可以不引以为戒?
我们讲到这里是家庭当中的恶告一段落,接下来是不敬神明之恶。接下来这一大段也挺重要的。师长有说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学三个部分: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天地鬼神的相处,用现在的话叫跟不同维次空间众生的相处。古人对这些都懂,我们现在假如没有遇到这些经典,真的很可能都会忽略这些事情,无形当中都会减损我们的福报。所以现在人确实比较没有福报,身心问题都不少,再延伸到家庭,现在离婚率那么高,家庭之间冲突很多,这都跟福报不足、造业太多是有关联的。
我们看「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首先提到「晦者,月晦也」,每一个月最后一天,乃是司命灶君奏言世人功过之日,每个月最后一天灶神爷他要向上帝奏明这一家人的功过。所谓「腊」是指五腊,「乃五炁天君攒会生人善恶之日」,五炁天君聚会审查世人善恶的日子。「其日天君朝会玄都,统御人间」,这些日子就是五炁天君在玄都这个地方,这是神仙居住的,举行朝会,率领人间在地府、在五岳等三万六千阴阳诸神,校定世人善恶罪福、荣禄寿命、吉凶生死等事情,一一都记录在簿册中。这些都是天界发生的事情,我们没有看我们也不了解,所以人与天地鬼神相处,我们也得懂一些,才懂得尊重。「正月初一日名天腊,五月初五日名地腊,七月初七日名道德腊,十月初一日名岁腊,十二月初八日名侯王腊。」凡遇到这些日子,「万一有过」,万一有过失,「一书黑簿,可赎罪乎?」被登记在这个黑簿上就很难赎罪,在这些重要的日子还是要尊重神明。
而且提到了,何况酆都北帝(酆都大帝)及太阴天君也在这些日子,他们牵引出已经过世久远的阳间人的祖宗、父母及眷属,甚至于是幽禁在地狱的鬼魂(这个狱是指地狱),「取问住在阴司年代远近,及问积罪结衅所至端由,坟墓见在何处,子孙名为何人。既得子孙、兄弟、亲姻、九族名姓,即攒集校定,以为生人罪状」。把世间人已经过世久远的祖宗父母眷属,甚至于是在地狱的鬼魂,询问他们住在阴府年代的远近,还询问他们为何造罪、结怨,来阴府受罚的原因,坟墓现在在何处,子孙的名字是谁。已经取得子孙、兄弟、亲姻、九族的姓名,随即将他们聚集在一起校定,以做为审定阳世人罪状的依据。如果经过累劫,阳世的子孙都没有替祖先忏悔赎罪,必定也会祸及连累阳世的人。我们跟祖先分不开,跟子孙也分不开,从这一段我们就可以感受到。
何况在这一天,就是在前面提到的五腊,祖先的灵魂和死去的眷属都能获得释放,各自回到家中,接受子孙的祭祀,所以做为子孙的人,这里提到「自当凭仗道法,祭祀追赎」。我们知道这个情况,应当依照道法经教来为祖先祭祀、忏悔、赎罪,这样对祖先、亲人的帮助就非常大。
成德每一次参加三时系念,就会很感谢主法和尚,包含这些维那法师们,包含成就这样一个法会,因为这个功德力很大,我们有这个机缘遇到了,可能我们很多去世的亲人、我们的祖先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世间人他不一定有这个因缘、有这个认知。之前有了解到双溪小筑可以让我们立牌位,而且是立到二O二三年十月。他们好像已经做第十个百七,这是相当慈悲。而且这个缘起也是师长老人家交代的,悟道法师跟法师们也是父母命行勿懒,一直坚持做了那么久的时间。我们也珍惜这个因缘来超拔祖先,甚至于是超拔自己累世的有缘众生,他们只要是在三恶道,都是很辛苦的、很痛苦的,我们已经学佛,了解到这些道理,我们又有这个因缘,我们更要尽我们的心力。
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应该要仗道法祭祀追赎,在这样的日子里如果还「肆意歌舞」,任意唱歌跳舞,「是得罪天地祖宗矣」,得罪天地神明及祖宗。这么说来,在晦腊的日子,是应当追念荐拔祖先还是应当任意歌舞?相信我们明白道理了,当然是要追荐祖先。
于玉陛先生说道:「晦者,一月之尽」,一个月最后一天;「腊者,一岁之尽」,腊是一年的尽头,腊月就是十二月。「人当于此较量功德,励志进修。」我们到最后,不管是一个月或者一年的最后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反省、检讨,考核自己的功德,我这个月有没有浪费掉?我这一年有没有浪费掉?佛也都是给我们做这样的榜样,在除夕检讨自己,才好迎接新的一年,所以励志进修。祖师也是劝谏世人,说道:「预先若不打彻,腊月三十日到来」,腊月三十那就是比喻临终到了、无常到了,「管取一场热闹」,意思就是到时候也是临终手忙脚乱,空忙一场,又得去轮回。所以对修行人来讲,早一点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死生事大。师长用比喻,极乐世界的护照要办好,心就很安定,自己有把握了,不会再搞轮回。当然师长也是提醒,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我们一天当中什么念头最多,假如佛号或者办事的时候用真心愈来愈多了,往生愈来愈有把握了。
「又云:汝等诸人,试自简点,看从少至老,从生至死,与尘劳业识打成一片,混作一团,毕竟如何结果?那箇是回头一着?忽尔三寸气断,眼光落地,一箇游魂,随业受报,岂不是虚生浪死?」这一段都是提醒我们要观照,从小到老,从生到死,心有没有跟五欲六尘、烦恼业识打成一片、搅在一起?这样很可能又要随着平生所造的善恶业去受报,就又是长劫的轮回。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土难生,我们都得到了,这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一定要跳出轮回,不能糟蹋了自己这么难得的因缘,都要常常自我勘验。
「云栖警老仪式,每于月晦日示众曰」,这是莲池大师他都会在每个月最后一天提醒众人,「人命无常,促于呼吸」,就是人命只在呼吸之间这么短促。「譬如鱼游釜中」,鱼在热锅中游走,「倏忽焦糜」,很快就被煮得焦烂了;「灯在风前,剎那消灭。况此身不久,必赴死门。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可不猛省无常,战兢惕励,放下万缘,一心念佛?祖师如此苦口劝人」,我们假如把祖师这些话真正听进去了,那就不使一秒钟空过,不使一句话空说,要勤修净业,积功累德,我们功成,这一生圆满所求,了脱生死,往生作佛。有这样的对无常的警觉性,哪有可能晦腊歌舞,怎么可能还做这样的事?
这一段也是道出了一个真相,就是「此身不久,必赴死门」。人一出生就从来没有停止走向坟墓,都会死,而且不是老了死,是无常来了都得要面对死亡。人假如看清这个真相,实在讲就不会虚掷光阴。印光祖师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死字贴在额头上」。我随时会死,我不能发脾气,我不能造轮回业。其实人能常常想着无常随时会来,他就不会再去计较世间的东西了,这是妙法。在《正法念处经》里面说,最殊胜的正念是念无常、念死,这世间他就不会计较,很放得下了。这是莲池大师慈悲的劝导。
接下来有一个例子,淮阴(在现在的江苏)有一位强富,他平生持身谨慎,待人接物很谦虚和睦,他每到,「朔」是初一,「望」是十五,或者腊日的早晨,我们刚刚讲五腊,都是读诵佛经,礼拜神明,而且始终都没有中断,很有恒心。「时值元旦天腊之辰」,有一年他刚好在元旦早晨,有一个小人逞酒辱骂,这个小人仗着酒醉辱骂他,强富闭门没有理会。家人跟左邻右舍皆不忍,都看不下去了,但是强富却说:「当此佳节,谁不饮酒?醉后发狂,人之恒情」,人之常情,「若与之较」,若跟他计较,「何无量也!」那就是太没有度量,应该可以包容的。
他是发自真心讲的话,「即此一言,上动神祇」,感动神明。所以当天晚上,「是夕假寐」,应该是指可能他只是小憩一下,可能这个衣服都还穿在身上,结果「梦至一所」,然后见到一个金冠紫袍的人对他说:你能在天腊的早晨「忍人之所不能忍」,所以上帝嘉勉你,「赐汝福寿」,福报、寿命,你的子孙「世世衣冠」,就是都当官。梦到这个时候,「忽被人家呼醒」,被家里人叫醒了。后来果然享寿八十余,活到八十多岁。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都被推荐为明经,也就是当官了。「至今重孙玄孙辈,皆蜚黉不绝」,都是飞黄腾达,很兴旺。
这个事例是晦腊日也能够反省自己所得的福报。「彼于是日狂呼歌舞」,在这些晦腊日狂叫唱歌跳舞,「纵酒放荡者,既犯天真之戒」,犯了上天的禁戒,而且必会失去修身反省的心态,「实足以消磨福禄」,消减自己的福禄,「折除寿算耳」,会折掉自己的寿命,「戒之!戒之!」,要警惕。
现在晦腊歌舞这个情况还真是不少,好像我记忆中很多人都会在一年最后一天聚会,在那狂欢跳舞整夜,在那里喊五四三二一。我记得一个大学的朋友,刚好我们联系上了,我那时候刚好在庐江净居院,那个环境很清幽。他就问我你最近日子怎么过的,我就跟他说早上几点起来,然后到晚上,一天超过十个小时在探讨经教。他听完之后那个语气就是,这样的日子你怎么过得下去?后来我就问说,那你最近怎么过的?他就讲到他去参加那个五四三二一,Happy New Year!结果我心里想,这样的日子你也过得下去。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每一个人虽然现在都在人间,过的日子都不一样,都是自己的抉择。
我记得我念师范学院念一年,我是大学毕业之后才去念的,补教育学分,之后才能从事教学。我当时候遇到一个学妹,她好像是跟我分到同一个学校去实习的,后来我考上代课了,我就去代课。代课就有收入,他们去实习是没有收入的。真的学佛之后有求必应,当然不是为了那个薪水,我是想说早一点开始教学早一点锻鍊。学妹她是刚好大学毕业,我是大学毕业之后再去念学分班,又到同一个学校去实习,就认识了。我就拿了一些书送给她,应该都有《了凡四训》这些书。这个学妹长得也是很漂亮,我就拿这个书送给她,结果她看着我就说,「你平常都看这些书?」我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可能这些书跟她不够相应。
后来我教了两年多的书去了澳洲净宗学院,然后回到台湾,在台中住了半年左右。那时候也很有因缘、很有福报,去台中莲社学习,然后又遇到悟平法师。因为师长交代她去台中莲社、去台中访问师父当时候的这些师兄弟,所以我很珍惜这个机会,跟着悟平法师去拜访周家麟老师、徐醒民老师、江逸子老师,这都是长老级的。后来又在台中代课了一个学期,我都守在那个班级里面,因为我们班上有四大天王。我几乎都在教室里面,刚好有一天带着学生去图书馆,遇到一个女同事,就跟这个女同事交流了一下。我印象很深,我跟她交流完,她看着我说,「我怎么觉得你是从另外一个时空来的」。
人生总在遇缘不同。说实在的,大部分世间的人都是在享福报。成德是经历过这些事情,体会师长讲的「三善道消福报,三恶道消罪业」。人能当人,不愁吃穿,礼拜六、礼拜天还可以喝咖啡、聊是非,都在享福。享福谁不造业?所以人能够得人身,又能精进修行,这是真正有福报因缘的人。所以晦腊不能歌舞,更要好好总结一个月、一年,好好战兢惕励来积功累德、断恶修善。
当然跟大家讲这些部分的例子,也是给我们男同学了解,就是成德从学佛之后走过来,旁边都是女同学多、女同事多,我也没想过一定结婚或者一定出家,因为我比较相信佛菩萨安排,自己不操心。但是在这个过程自己也都要冷静去面对男女的相处,一定是要跟自己志同道合的,能够配合一起修行、一起走弘法利生的路。假如没有这样的缘分,不可强求,因为最重要的护法,对于男同学,没有出家走弘法的路,最重要的护法是谁?就是另一半。你这个抉择不妥了,那就还债去吧,就不容易了,这是重要的抉择。所以都要冷静,不能一下子昏了头做错抉择,到最后她放不过你,那你也得去面对。
下一句是「朔旦号怒」。「朔」是每月的初一,「旦」是早晨,呼号,「怒」是叫骂。《汇编》分析到,「一月之所为基于朔」,「基」是奠基,在初一。我们俗话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朔」是一个月的开始。「旦」,「一日之所为基于旦」,应该奠基在早晨。「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诸位同学,春天过得很充实,一整年就感觉运势很好,「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劳,古人这些话都很有味道。所以「此时正当澄心清静,上合道真」,在朔旦正应澄净心思,能上合天道真理、上合天心。「苟一号怒」,假使在这个时刻有号叫、发怒,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则浊气随肝而升」,因为一生气肝火上升、浊气上升,「真气随声而散」,反而随着怒声丧失掉。其实人都可以自己去体会的,我们观察一下,人一生完气会怎么样?全身无力。有时候一骂完就觉得累了,所以浊气上升,真气就耗散掉了,「神昏气浊」,而且「善念消灭矣」,善念就消失了。这几句经句真的都是我们修行的重点。
我们看接着,「古诗曰: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烦恼从哪里来?不能忍耐产生的,一不能忍耐脾气就上来了。所以「临机如对镜」,面对境界就要像照镜子一样,「妙处在光明」,最妙的地方在心存光明。「佛语求无诤」,佛告诉我们不要争斗。成德在面对一个重要因缘的时候,师长给我们的指导,「此法本无争,争则失道义」,我们一起要跟人家争夺,心就不在道中。师长更进一步给成德指导,我们佛门在历史当中遇到三个皇帝,都有一个「武」字,叫三武灭法,佛教徒、出家人统统都没有争、没有抵抗,统统服从,所以佛语求无诤。而这三个皇帝因为犯了那么严重的过失,连佛法他都要破坏,所以很快他就死了。下一个皇帝上来一看,朝廷错误的行为出家人、佛弟子都服从,这么善良的佛弟子,就很快又把佛教立起来了。所以祖师们他们都是考虑深远的,佛陀也是考虑深远。「儒书贵不争」,《论语》里面没有一个争字,「君子无所争」。「好条快活路。世上少人行」,无争的路是快活的路,但世间的人很少人去走。师长教诲我们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别人要的财色名利我们不要,给人家;我们要的为佛法、为众生,不跟人家冲突,所以我们也效法师父过这种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的生活。
佛经也教导「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脾气一上来了很难有善念,甚至要好几天才缓得过来,「堕诸恶道之因缘」,堕入诸恶道的因缘。人一生气伤肝、伤心,对这些重要的脏腑伤害都很大。我们都要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开始做起。春天是养肝,不能发脾气,要顺应天时,自爱,也不要对人发脾气,伤到人,自爱爱人。我们听了这些教导,应当赶快将它舍弃,「当急弃之,毋使增长」。我们听完之后能体会到「号怒累人实甚」,太牵累人了,伤身又造业、又堕落,「平日亦当谨慎」,平常就应该谨慎,不能发脾气,何况是在初一或者是清晨,这都是不妥当的。
「陈英妻赵氏」,个性凶悍,又喜欢和人争吵,而且每逢初一就更加严重。人会到这些日子还更加严重,很可能都是业力发动。「往来其家者,但闻呼号怒詈之声不绝」,在她家进出的人只听到呼喊、骂詈的声不断。忽然有一个道士来到她的家里,赵氏问他,「有什么事吗?」这个道士说:「我是来卖灵丹妙药的,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赵氏很高兴,买了之后就吞下去,之后就变成哑巴了。这还没有夺她的性命,可能她过去生福报也挺大,一般的人这样凶悍、好争,有时候福报折完就没命了,多行不义必自毙。她是先得了变哑巴的恶报,假如这个时候她能够反省,这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我们前面也有讲到,你看嫉妒心那么强的妇人,婢女给她先生剪头发,她就把人家的手指弄断了,后来她自己指头也被动物给咬断了;一个婢女唱歌很好听,她把人家舌头弄掉,她自己的舌头也烂了。后来遇到高僧劝她忏悔,舌头又恢复了。所以弥天之罪当不得一个悔字,忏悔的力量很大。最重要的是忏悔人的真心起作用了,就能消严重的罪业。《了凡四训》比喻,千年暗室,「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
「汉司空」,汉朝司空,这都算是很高的官位,相当于现在部长级的,他是掌管水土之事的官,他名叫第五伦,他姓第。因为「母老不能至官」,不能到他的官邸同住,年纪大了不能这样舟车劳顿,所以他「每遇晦腊朔望」,这些日子,「望」是十五,「常悲恋垂泪,拜天祈寿」,他悲伤想念自己的母亲,流下眼泪,并向上天礼拜,祈求母亲健康长寿。古时君子如此感伤时节怀念亲人,我们应该效法古代这些君子。「彼歌舞号怒,亦独何哉」,那些在晦腊日歌唱跳舞号怒的人,又独独是什么原因做这样的事?况且前面所说,慎终追远、超度祖先的事情讲得都非常详细,「岂不少省乎」,难道不稍微反省一下吗?我们看了这些事例,都应该德比于上则知耻,效法这些榜样。
下一句:「对北涕唾及溺」,向着北方擤鼻涕、吐口水、小便,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为。北方乃是北斗星君所居,所在的方位。「北极,为天之枢」,是天上的枢纽,「三界十方」,所有的「万灵众真」,这都是指仙人、这些仙真,「皆所隶属」,都是属于他的管辖,因此「中天斗极,号为至尊」,北斗星君是至尊。面对至尊的方位,怎么可以去触犯?怎么可以去污秽?紧接着举了一个古代的古礼,按照古礼,儿子、媳妇不可以在父母、公婆身旁的时候「哕」,哕是干呕,「嚏」是打喷嚏,「唾」是吐口水,「洟」是指擤鼻涕,都不能做这些行为。我想有恭敬心的人,他不一定了解古礼是这样,但是他恭敬心到的时候,他自己就觉得做这些事不好,他可能会侧一边,或者到旁边去做,他不会在父母、公公婆婆、长辈的面前做这些事。
好像《德育课本》里面,在「悌」这个部分,有一个哥哥半夜叫弟弟,弟弟好一会才过来,为什么?因为他要穿得很整齐再到哥哥面前,怕自己半夜起来衣装不够整齐,这样对哥哥不够恭敬。古人他对长辈的恭敬心是我们的学处。
面对父母长辈都不愿意做这样不恭敬的行为,更何况对着北方神明所在的方位我们还擤鼻涕、吐口水,当然不能这么做了。这样都不可以,更何况还是小便。我们常存这个恭敬心。当然有时候,比方说在野外,真的找不到上厕所的地方,这时候也不失恭敬,要找比较隐祕的地方,甚至于是要表达实在不得已,有所冒犯。有这样的态度,相信都不会得罪这些天地神祇。
从前吴国地方有一个人「夜卧起」,半夜起床,他是裸露着身体向着北方小便,结果忽然看到玄黑旗(玄是黑)遮天,然后真武大帝显像。他看了之后吓得爬进房门,卧病在床好几个月,之后是「忏悔乃愈」,他有反思到自己罪过了,这病才慢慢好过来。
《长生经》说道,春天在东方,夏天在南方,秋天在西方,冬天在北方,这都是月令所指的方位,都是冲犯北斗之柄,消减寿命最快。我们再深入看到这里,就可以体会到各方位都有禁戒,不只是正北方而已。
从前在常熟,常熟也是在江苏,「钱氏,大族也」,有一户姓钱的人家是大宗族,很有地位、财富。「正德间」,在明武宗正德年间,「大火延焚」,家里失火了,「三夕始绝」,烧了三天才停下来。「煨烬中有小楼三楹独存」,在一片灰烬当中只有三间小楼房幸存,这是钱氏的第四个太太的房间,而且是她「姑妇二人寡居」,等于是钱氏的母亲跟她的媳妇两个人住在这里,同住其上。「方火四面烧炽」,她们两个独居在那里,窘迫,也逃不出去了,而她们平素就是事奉北斗神君,这个时候但知叩头求助,很虔诚叩头求北斗神君。然后她们忽然看到有七个身穿红衣的人站在屋檐下面,「举袖麾火」,举着袖子挥动,结果「应手而散」,这火就随着他的手势散开,「由是妇姑无恙」,媳妇跟婆婆都平安无事,「四面无一椽留矣」,四面的房子连一根木条都没有留下来。这一方的百姓看到都很震撼,都被感化,所以「俱奉北斗」,家家都供奉北斗星君。因为她们的感应太殊胜,让一方都深信恭敬神明的功德。
成德想到香港何东爵士的太太,就是何世礼将军的妈妈,她也是念佛。她的子孙都是学基督教的,就她念佛,她也护持佛教。当然我们看她跟家里人相处,也可以感觉她佛法的修行,她是恒顺众生,不强迫任何人,然后精进念佛。有一天就跟子孙们说了,「我要走了,跟你们也是亲人一场,你们看能不能念念佛送我一程」。子孙都很孝顺,就跟着念,最后她很短的时间就无疾而终,坐化了。后来全家人都被感动,都信佛了。我们看这些事例,期许自己修行能有这些殊胜的果报,也给有缘的人起信。
「凡崇敬北斗,而获延生却病」,获得延长生命、免除疾病,或者保住性命、度过灾难,然后赐予福报、绵延子孙,就是能有这些种种福报的不少,以及水火盗贼、妖魔鬼怪,甚至是瘟疫疽病等这些种种灾害不能侵犯的例子都是不胜枚举,此处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来比照说明其他的情况罢了,然而最重要的「又在作善始可格天也」,就是行善自然能够感动上天。世人如果能知道这个道理,岂会有对北方擤鼻涕、吐口水及小便的事情?不可能这么做。人的心到位了,就不可能去做出轻慢的行为。我们能够从一个经句当中,全修在性,这一句教导我要恭敬神明,恭敬心是真心,有了这个体会,知道都要用真心,都要用恭敬心,又能全性起修,我恭敬人、恭敬佛菩萨、恭敬神明。懂得这样去修行、去用心,自己的提升就很快速。所谓举一反三,颜回是闻一以知十。
下一句:「对灶吟咏及哭」,对于灶前歌唱和哭泣。在《黄帝灶经》中有说道,在灶门之前不可以歌唱、吟咏、哭泣、诅咒、骂人、叫喊。要知道歌唱及哭泣虽有高兴和悲伤不同,「哀喜不同」,但都是怠慢神明,「必减禄命」,必定会招致削减福禄及寿命。而且现今世人,这也是举例子,世人在官府面前「尚不敢高声妄语」,你在官府面前不会高声乱说话,怎么可以独独对神明却肆无忌惮?「愚夫愚妇,所当切戒」,所以我们一般的人也应该是要警惕的。「至敬亵福祸,前已明之矣」,至于尊敬神明得福,亵渎神明遭祸,前面这些理跟事也都说了不少,应该说得也都很清楚了。
下一段:「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灶火烧香」是用灶火来点香。按照《天师门下科令》有说道:灶下的灰火叫做伏龙屎,我们看这个称呼就能了解,因此不可用来点香。我私下曾经看过教典中提到香火的避讳,还不止这一件事情。接着有举了,例如有油渍的纸捻不可以用来点燃金纸,这样也是不够恭敬的,「谓之枉积蜡钱」,假如是这样,用有油渍的来点,就称为白白枉积了蜡钱。在东岳大帝那里,这种蜡钱堆积如山,天地间的阴阳诸司都不接受。
又如供养真武大帝,夏季不可以用李子,冬季不可以用石榴,这应该都有它的典故。要延请上真降临,上真应该都是指第一等的仙人,很高级别的仙人,不可以烧乳头香。「檀香谓之浴香」,月季又称为不时花,「金桐谓之鬼花」,凡是这些东西都要避讳。与其不避讳而自取冒犯的罪过,倒不如恭敬的遵守教义的规定为好。这些我们也能了解到,不去冒犯。
李炳南老师他恭敬心是我们的学处,其中有一点,李老的佛珠都是放在盒子里面,然后要念的时候先洗手,洗完手再拿起来念,就是特别恭敬佛珠。礼敬诸佛要在我们这些生活点滴能够把它落实到位。
今天时间到了,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1)、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2)、本站所发布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删除,微信:xsxyd6688;
福德智慧 » 《太上感应篇汇编》学习分享 成德法师主讲(第四十四集)2022/5/26 加拿大温哥华